DeepSeek的底气越来越大了,美国出了OpenAI上窜下跳,微软、英伟达、亚马逊三巨头上架了DeepSeek模型,因为本来一个不严重依赖硬件的模型就是他们这些云服务商或者应用商最喜欢的。
英伟达可以说是两边下注,依赖硬件的他可以提供,依赖算法提升的他也有。而那些云服务商,则倾向于谁能服务客户,就给谁位置,根本不会太考虑其他因素。
因为对于云服务商来说,DeepSeek的技术能力,比如模型性能、效率、成本控制等已达到行业前沿水平,在特定任务中表现优于同类产品,可能吸引企业客户通过云平台调用。
若DeepSeek适配了英伟达的硬件架构(如CUDA优化)或云平台(如Azure/AWS),说明其工程化能力较强,能够融入全球技术生态。
云厂商将第三方模型作为标准化服务提供,反映企业客户对多样化、垂直领域AI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 微软正通过Azure AI构建开放模型生态,上架DeepSeek可能意在丰富其模型库,吸引更多企业用户。同时与其自有产品(如Copilot)形成互补。
英伟达希望DeepSeek绑定算力,DeepSeek针对英伟达GPU优化,其可能借此推广其硬件在AI推理/训练场景的应用,巩固其在AI芯片领域的优势。
亚马逊AWS上架第三方模型可增强其多云战略吸引力,与谷歌Cloud、Azure的模型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 国际头部模型(如GPT-4、Claude)的持续竞争需要DeepSeek保持快速迭代能力,目前,是DeepSeek技术实力已经吸引更多的科技巨头拥抱它,而不是排斥他。
说句不好听的,有一天DeepSeek关闭海外注册的时候,第一时间反对的可能就是美国这些AI巨头,打不过就加入这事,他们玩的最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