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一妓女恳求37岁张伯驹:“带我走吧!我还是清白之身!”张伯驹递给老鸨一沓钱,没想到老鸨却冷笑道:“带她走?没门!” 老鸨不仅为钱,还是为了势,这名妓女在青楼里唤作潘妃,她并非流落烟花之地的孤女,而是被无情的父亲和狠心的继母卖过来赚钱的。 潘妃原本是位大家闺秀,虽然家道中落,但是论出身也说的出去,若是在青楼里博一个艳名,到时候兴许能攀上有权有势的人家。 家里人就这样把潘妃卖了还不够,还希望能踩着她重新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凄苦的生活唯一的好处,是不用让潘妃卖身,她那可恶的家人和老鸨达成协议,若是有大官看上潘妃,到时候好处大家一起分。 潘妃就这样抱起了琵琶,在青楼里过上了弹琴卖唱的身不由己的生活。这琵琶本来是小时候母亲为了让她陶冶性情学习的高雅之物,如今沦落为卖弄风情的低贱手段。 潘妃自哀自苦,唱的是自己命运的悲歌,然人旁人却偏偏爱看晶莹的美女在眼前破碎,男人都有救风尘的心理,最爱在柔弱的美女面前扮英雄。 潘妃成为了青楼里的招牌,她卖艺不卖身的行为反而给她蒙上了一层神秘感,很多客人来青楼专为听潘妃弹一曲琵琶。 然而妓女的生活哪有那么轻松,即使潘妃不做皮肉生意,也少不下流的言语和猥亵的行动,潘妃的生活如同无尽的炼狱。 有一位军官看上了潘妃,强硬地要将她占为己有,但是老鸨如何能轻易放过潘妃,她对待潘妃就如同待价而沽的货物,军官远不是最好的买家。 她一面用婚约将军官绑住,一面继续用潘妃招揽生意,何况军官也不是什么痴情人,他不过贪恋潘妃的美色,身边的莺莺燕燕并不少,对于潘妃的遭遇毫不在意。 在灰暗的生活里,潘妃遇到的唯一一位君子,就是张伯驹,张伯驹此生最大爱好,文武书画、吃喝美人,听说潘妃的艳名,他也赶来相见。 这一见面就是无法忘怀,张伯驹为潘妃的容貌动心,为她的遭遇痛心,为她的人品风华刻骨铭心,大有想要相守的意愿。 潘妃也对这位多情且柔情的民国才子芳心暗许,甚至起了以身相许的念想。然而卖入烟花之地的女子身不由己,老鸨如何能轻易放过她。 张伯驹拿出了银两来为潘妃赎身,老鸨却搬出了军官的威势来恐吓这对苦命鸳鸯。这般蛮横的举动,反而激起了张伯驹的正义感,他为了爱人奔走,到处托人求告,终于将潘妃完好无损的从青楼中救了出来。 “自古青楼女子哪个能过上安生日子的,张伯驹年长于你,而且早有几名侍妾,等你颜色凋零之时,失去宠爱,到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老鸨不满潘妃的离去,临走仍然不忘为潘妃描绘一番恐怖的前景,潘妃认定了张伯驹,就是爱错人,也好过在青楼里度过此生。 事实证明张伯驹是位良配,虽然风流多情,但是张伯驹对潘妃却是真心实意。两人经历的那一番磨难,让张伯驹全心全意的爱上了潘妃。 此后他遣散了家中的侍妾,再无风流韵事,与潘妃一生一世一双人,潘妃伴着张伯驹在诗情画意的生活中展开新的人生。 二人在古老的园林中游览,欣赏文物和美景,交流彼此的志趣,二人还一起皈依佛门,取了慧起和慧素的法号,从此潘妃成为过去,潘素成为新生的名字。 张伯驹发现潘素一双灵巧的手不仅擅弹琵琶,而且在绘画上也极有天赋,对艺术痴迷的张伯驹请了著名的画家来指点潘素的画技。 张伯驹本人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古典书画,这些都成为潘素学习的素材,在二人结婚后,潘素逐渐在画坛上崭露头角,在山水画上尤其出众。 张伯驹对妻子潘素的画艺也极为佩服,他甘愿用自己的书法为潘素的画作做点缀,两人一笔一画,天作之合。 潘素不遗余力支持丈夫张伯驹收藏文物的爱好,他们不为一己之私收藏,不惜花费重金,保护文物不流出海外。 即使后来为了这些无价的书画变卖家产,潘素和张伯驹也没有将文物卖钱,后来他们将自己的收藏无偿捐赠给了国家,二人保护文物的事迹成为一段佳话。 参考资料:站在旷世藏家张伯驹身后的女人2013年08月15日07:58来源:中国档案报
1935年,一妓女恳求37岁张伯驹:“带我走吧!我还是清白之身!”张伯驹递给老鸨
老阿七说史
2025-01-31 23:49:31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