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了,发现过年变得两难:不知该去哪过年了,他乡还是故乡? 岳父远在新疆,折腾一次假期太短,冬天的阿勒泰也没什么好吃、好玩的,他老人家让我们秋天过去。 去年身体康复中,新疆小舅来了,一起在上海过的年。 去年年后初二,我单独回了趟老家,因为四叔身体不行了,四叔是大年初六走的。 今年身体可以了,和老婆商议,决定在上海过完三十、初一,初二回徐州、菏泽。 年前在上海看看导师、师傅,安安心心过完年,年后回老家转一转。 人到中年,他乡和故乡是天平的两端,对我而言,份量开始一样重要。 从父母不在那一天起,他乡渐渐成了安身立命的地方了,也成了儿子的家。 以前不太理解老家亲戚给我说的话,“别看父母年纪大了、有病了,不能动弹了,可她们在,就是家,就有地方可偎,她们不在了,来老家就没有地方可去了.....” 诚哉斯言,真是如此啊,血脉所系,父母是和家乡联系的一根纽带,纽带不在了,联系不由的就弱了,回家的理由也大为减弱了。 姐姐们对我虽好,但她们也都有了孙辈,日常生活开始围绕第三代转,爱都是向下传递的,人类就是如此发展进步的,可以理解。 她们已不是年轻时当家做主的时候了,生活中太多无奈,让她们操心,给她们添麻烦,也不是我回家过年所想要的。 所以,轻车简从,随意一些,回老家简单待个几天,转一转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重拾一下过去的回忆,就这样度过这个“年关”,也挺好的。 老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这“家”,终究是父母生活的地方啊。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回老家农村过年?
【3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