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茶”,疗小儿食积要问过年期间,小朋友的第一高发问题是什么?答案就是食积。

飞翔说健康 2025-01-27 22:44:45

一道“茶”,疗小儿食积

要问过年期间,小朋友的第一高发问题是什么?

答案就是食积。

过年期间好吃的太多,走到哪里都有美食,根本吃不完。小朋友脾胃本就娇弱,承载不了这种超负荷运转,更难以接受大量水果饮料等寒凉刺激。所以很容易出现脾胃功能失常,饮食积滞于胃肠。

出现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脘腹胀满、口气臭秽,大便不调,或伴有睡眠不安、磨牙、烦躁等症状,中医称之为食积。

小朋友出现食积,早发现,早调整,例如节制饮食、适度饥饿,身体一般都可以自行调节,恢复正常。

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食积日久,就容易生痰生湿,化热伤阴,成为酿生其他疾病的源头,例如感冒、发烧、咳嗽、肺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或营养不良、消瘦、小儿疳积等症。这些小儿常见疾病的发生发展,多跟食积有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小朋友的生长时时刻刻依靠脾胃转化精气。脾胃功能一旦受损,肝、心、肺、肾等诸多藏腑也会深受其乱。例如长期鼻炎、哮喘的小患者,多是由于脾气虚弱,土不生金造成,故治肺的同时要治脾胃,效果才能持久。例如中医说“土虚木摇”,就是说由脾胃虚弱导致的肝风内动。抽动。

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脾胃情况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观察孩子的起居饮食睡眠等变化,出现问题才能够及时给予相应调整。

食积可分为实证、虚证,而且食积往往会兼夹寒、热、湿邪,或夹气滞等多种情况。家长非专业人士,辨别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通过观察,仍然可以对食积所处的阶段和类型进行简单判断,以指导调理。

食积不同阶段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1.食积初起:食欲不振,不思饮食,肠胃不适,大便不调,口气酸臭,可能伴有发热,手脚心热,腹部温度温热、胀满,按压有胀痛感,不喜按。舌淡红,苔厚腻。常发生于暴饮暴食后,发病时间短,多为实证。

2.食积日久,化热伤阴:发热,咽喉红肿,口舌干燥,喜饮水,或喜饮冷水,小便短赤、大便干硬如羊屎。烦躁,寐不安,磨牙,不明原因的惊悸哭闹等。舌红,面赤。证为虚实夹杂。

3.脾胃并伤:长期食积耗损正气津液,脾胃功能虚弱,气血化生无力,藏腑功能紊乱。腹胀但喜按,食欲差,消瘦。大便稀溏或夹未消化食物。舌淡苔白,面色发黄。易感冒、反复咳嗽。或出现疳积等证,属食积虚证或本虚标实证。

过年期间出现的食积多属于前两种情况,以实证或食积化热为多见。这类食积证的治疗原则是:

消食化积、行气导滞、健胃和中、清热利湿。中医常用消积导滞药物有:焦三仙(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焦四仙(焦三仙➕焦槟榔)、炒鸡内金、莱菔子,鸡矢藤等。中成药常用保和丸、大山楂丸等。

除去以上常用药以外,我推荐有小孩的家庭必备一道“茶”,就是小儿七星茶。

七星茶是一个经典的小儿消食清热方。方由七味药组成。

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透疹。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山楂: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薏苡仁:清热健脾,利湿排脓。

甘草:调和诸药,清热解毒。

从药物组成来看,七星茶具有消食开胃,清热安神、疏散风热的功效。

小儿食积化热后,会出现情绪烦躁,睡不安,不明原因的哭闹。小孩子哭闹,一个常见原因就是心经有热,这是由于肠胃中的积滞产生了“热气”,引起了心火肝火旺,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上火”。

七星茶中用淡竹叶,它能把心经的热邪导到膀胱小便出来。用钩藤可以清肝平肝。內热清了神就安了。

热气是由食积引起的,所以除了清热,还要消食化积,山楂和稻芽能够起到消食化积开胃这个作用,薏苡仁清热健脾化湿。

七星茶里的蝉蜕,能够疏散风热、利咽透疹,对小儿风热感冒,轻属微发热出疹、咽痛消耗脾胃气血,咳嗽等症状有效。

由此可见,七星茶主治偏热性实证的小儿食积或风热外感。如果属于寒性的食积和外感,是不适宜七星茶的,而应当使用另一个经典的“茶”方——午时茶。如果判断属于虚证的食积,即由于脾胃功能虚弱导致的食积,也不能用七星茶,而应当用健脾丸、参苓白术散等具有健脾功效的方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消食导滞药都只能用于短期调理,不能长期服用,长期服用反而削弱脾胃功能。如需长期服用,需要配合具有补益功能的药物使用。

配合摩腹、捏脊等手法治疗食积,对于寒性食积以及食积夹湿证,可以结合艾灸。

最后,还想提醒各位家长,治疗食积最重要的是让脾胃得到充分休息,因此治疗期间应当节制饮食,水果蛋糕乳制品、海鲜大餐油炸食品一律不吃,最好的选择是素食,而米、面有健脾养胃之功效,应该以之为主。例如用炒米煮粥,可以很好的健脾除湿。

节制饮食有多难?明代医家万全《育婴家秘》中有言:“小儿无知,见物即爱,岂能节之?节之者,父母也”

0 阅读:36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