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初,卫立煌派郑洞国乘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陈述坚守沈阳的主张:“卫总司令认为,共军已占领了锦州、沈阳之间的要隘沟帮子,巨流河、大凌河已经解冻泛浆,重武器及大部队皆无法通过。国军在沈阳的部队残缺不全,非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整补不可,否则一出沈阳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卫总司令的意见还是坚守沈阳,待部队整补完毕后,再相机打通沈锦线。” 蒋介石大发雷霆,将郑洞国训斥一番,他坚持要立即打通沈锦线,把沈阳的主力撤退到锦州,并表示必要时可以放弃吉林和长春。 最后,蒋介石十分生气地说:“你回去转告卫总司令,立刻按照我定的计划执行。北伐时有精神,以少胜众,北伐成功。樊钟秀以万余人能从广东一直打到河南。我们黄埔军队为什么不能打到锦州?” 郑洞国挨了一通骂后,垂头丧气地返回沈阳,把蒋介石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卫立煌。卫立煌也很生气,为了说服蒋介石同意自己固守沈阳,卫立煌召集众将领开会,把他与蒋介石的分歧如实说出,让大家讨论。 参会的将领大都认为卫立煌的计划更符合东北战场的实际情况,主张不执行蒋介石的计划。于是,卫立煌又派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和第六军军长罗又伦去南京见蒋介石,转达东北将领们的意见,陈述利害得失。 蒋介石见东北将领一致反对他的计划,也考虑到如不战而撤出长春、沈阳,在军事上、政治上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和影响,因而犹豫不决,勉强同意卫立煌暂不撤出沈阳。 赵家骧和罗又伦回到沈阳后,赵家骧高兴地对卫立煌说:“这一回算是把老头子说服了,他同意我们暂时保持东北的现状,加紧补充训练部队,一俟部队整训完毕,再由沈阳、锦州同时发动攻势,打通沈锦线,将主力移至锦州。” 卫立煌也非常高兴,他决定尽快将关内向东北增调的援兵运到葫芦岛登陆,并在锦州及沈阳附近大肆抓捕青年壮丁补充兵员,加紧训练,准备长期固守沈阳。 可是连一个月都不到,蒋介石就又改变了主意,他让卫立煌来南京述职,实际是要说服卫立煌将沈阳的主力部队撤到锦州。 3月22日,卫立煌飞抵南京,当晚,蒋介石就把他找去谈话。 蒋介石说:“沈阳、长春的交通已经断绝,单凭空运补给无法长期维持,所以还是把部队撤到锦州为好,在沈阳、长春只留少数部队防守就可以了。 卫立煌坚持说:“沈阳的部队残破不全,不经整补训练是无法打仗的,不但撤不到锦州,而且十有八九会在半途就被共军消灭。” 蒋介石无奈之下说出了苦衷:“我们运输机不多,汽油也不够用的,无法维持东北这样庞大部队的补给,情势所迫,不得不将东北主力撤到锦州。” 卫立煌跟随蒋介石多年,除了“西安事变”,还从来没有见过蒋介石有这样垂头丧气的时候。他便对蒋介石说:“只要你同意不将主力撤出沈阳,东北部队的补给由我自己负责。我想请美国顾问团帮助解决运输问题。” 蒋介石一听又感觉有几分道理,说:“好!好!只要你对部队的补给有办法,也可以照你的意见暂时不撤往锦州。但是,一旦补充训练完成,仍要赶快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见蒋介石同意他的计划,回到住处就派人找来了联勤总部的刘耀汉,对他说:“我把东北的补给包下来了,请你赶快与美国顾问团洽商一下,请他们务必帮忙解决空中运输问题。” 刘耀汉连夜与美国军事顾问团进行联系,第二天便陪同卫立煌去拜会了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巴大维一口答应由美军来负责解决空中运输问题。卫立煌兴冲冲地向蒋介石作了汇报,蒋介石的顾虑解除了,便答应卫立煌按照计划先巩固长春、沈阳、锦州三大战略要点,待部队整训完毕后,再主动进攻,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到南京,不但未屈从于蒋介石,反而把蒋介石说服了,又得到美军顾问团的大力支持,兵员、装备、给养开始源源不断地运来。卫立煌的精神为之一振,开始整军经武,加紧训练部队。 但是,卫立煌在东北的整训刚进行了一个多月,蒋介石又改变了主意,再次下令卫立煌把部队撤到锦州,打通沈锦线。 卫立煌对蒋介石的出尔反尔十分气愤,于是,他把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找来说:“蒋总统曾经答应增派军队到东北,打通锦沈交通,并已增派第九军和第五十四军来到锦州。如要撤退沈阳主力,他应该实践诺言,先多派几个军到锦州来,向东打通锦沈交通,沈阳部队西去与东进的部队会师,再一同北上,把长春被围的部队拉出来,然后才能再议撤退。” 卫立煌接着分析说:“东北共军的主力部队就位于辽北与辽西地区,监视沈阳与长春我军的行动,如果我沈阳主力单独出辽西向锦州撤退,背辽河、新开河与饶阳河三条大水侧敌行动,有被共军层层截断,分割围歼的危险。现在就从沈阳把主力撤退,无异是抛弃长春的守军,这消息一传出去,定会瓦解长春守军的斗志,长春马上就成问题。” 廖耀湘对卫立煌的说法表示赞许,卫立煌趁机让廖耀湘去南京劝说蒋介石。但这次卫立煌却失算了,廖耀湘是蒋介石的嫡系,从南京回来后,他开始积极支持蒋介石的意见,和卫立煌的矛盾也迅速激化了。
1948年3月初,卫立煌派郑洞国乘飞机到南京,向蒋介石陈述坚守沈阳的主张:“卫总
麒阁史观
2025-01-24 23:04:51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