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蒋介石是老大,但不是总统。-1948年:蒋介石是老大,是总统。-1949年:李宗仁是老大,是代总统。 1928年蒋介石联合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实力派军事将领,发动了二次北伐。 这次北伐的目标直指北洋军阀张作霖的奉系军队。在多方联合作战下,奉系军队节节败退,张作霖被迫撤离北平。 不久后,张作霖在返回东北途中遭日军炸死,其子张学良继承军权。张学良上台后,权衡形势利弊,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宣布"东北易帜",改悬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 全国形式上实现了统一。此时的蒋介石虽然掌握了国民党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却并未真正统一全国。各地实力派军阀依然割据一方,各自拥有独立的军事力量。 李宗仁在广西、冯玉祥在西北、阎锡山在山西,他们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这些地方实力派虽然挂着国民党的旗号,但实际上都在经营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这个时期,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做出了一个颇具战略意义的选择。他与宋美龄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这场婚姻不仅让他获得了宋氏家族的政治支持,更为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宋氏家族在中国政界和金融界的影响力,为蒋介石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政治资本。这次联姻帮助蒋介石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政商网络。 然而,军事实力与政治地位之间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蒋介石虽然在名义上是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但他必须不断平衡各方势力。 各地军阀虽然表面上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但实际上都在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 蒋介石在完成形式统一后,随即开始了对各地军阀势力的削弱行动。首当其冲的就是实力强大的李宗仁为首的桂系军阀。 1929年爆发的蒋桂战争,就是蒋介石打击地方势力的开始。这场战争以桂系战败而告终,李宗仁被迫退回广西。 紧接着,1930年的中原大战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冯玉祥、阎锡山联合李宗仁等人,对蒋介石发起了全面挑战。 这场战争的结果,让蒋介石的地位更加稳固。随后几年,蒋介石通过一系列军事行动,逐步削弱了各地方实力派的影响力。 1936年,最后一次军阀挑战来自两广事变。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合粤系军阀陈济棠,再次对抗中央政府。 这次事变最终以政治妥协告终,蒋介石任命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战争改变了国内政治格局。蒋介石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华中地区的抗日作战。 在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特别是台儿庄战役,歼灭日军两万余人,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之一。 随后的武汉会战,最终失守。这场战役后,蒋介石对军队的指挥体系进行了重新调整。 抗战胜利后,国内政局进入了新的阶段。1948年,国民政府召开行宪国大。 这次国大选举的焦点是总统人选。大会最终选举蒋介石为总统,李宗仁为副总统。 从1928年到1948年这二十年间,蒋介石通过军事和政治手段,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这个过程既有军事上的强力打击,也有政治上的灵活运作。 1949年初,国民党的军事形势急转直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失利,让国民党损失了大量精锐部队。 这场军事失败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在各方压力下,蒋介石于1949年1月21日发表文告,宣布引退下野。 根据宪法规定,副总统李宗仁随即接任代总统职务。 李宗仁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应对不断推进的解放军。当时国民党控制区内部,对是否与共产党谈判产生了重大分歧。 李宗仁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来争取时间,重整军备。他派出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赴北平与共产党展开和平谈判。 谈判过程中,共产党提出了"惩办战犯、废除伪宪法、改造国民党军队"等八项条件。这些条件实际上意味着国民党政权的彻底改组。 面对如此严苛的条件,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一些将领主张继续抵抗,反对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与此同时,解放军已经完成了渡江战役的准备。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强渡长江,国民党在长江防线上的部署全面崩溃。 在这个过程中,李宗仁最重要的军事依靠是由白崇禧指挥的桂系部队。这支部队一直在坚守广西地区。 然而,随着解放军向南方推进,桂系部队也难逃败亡的命运。白崇禧指挥的部队在广西全军覆没,这让李宗仁失去了最后的军事依托。 没有了军事力量的支撑,李宗仁的政治地位也随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他选择以就医为名离开中国,飞往美国。 这次出走实际上宣告了李宗仁代总统任期的结束。他在美国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流亡生活。
1928年:蒋介石是老大,但不是总统。-1948年:蒋介石是老大,是总统。-19
纤指匠心
2025-01-24 12:08:57
0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