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年,大将谢再兴被朱元璋训斥了几句,他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进门猛然看到两颗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正厅,而且女儿也不见了,他正要派人寻找,家人却向他说:“恭喜恭喜!” 谢再兴是明朝建立初期的功勋将领之一,作为朱元璋的重要支持者,他在多个关键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在与陈友谅的对抗中,谢再兴凭借少数兵力成功拦截了敌军的进攻,为朱元璋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尽管如此,谢再兴与朱元璋的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导致他反叛投敌。 谢再兴的早期经历和对朱元璋的忠诚不可小觑。他随朱元璋起义,屡次在战场上立下战功,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尤其是在洪武初年,他的战功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 谢再兴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表现,他的个人魅力和威望也使得他在军中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然而,正是这种影响力,使得朱元璋逐渐对他产生了戒心。 为了防止谢再兴的权力过于膨胀,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的“牵制”措施,最为显著的便是通过婚姻将谢再兴的家族与皇室捆绑在一起。 朱元璋将谢再兴的长女许配给了自己的侄子,这一举措让谢再兴在权力斗争中处于一种微妙的境地。尽管与皇家结亲在外人看来是荣耀,但谢再兴对此并不感到欣喜。他认为,作为父亲,自己的女儿婚姻大事应该由他来做主,而非朱元璋擅自决定。 谢再兴在得知女儿已经成婚的消息时,心中难免感到愤怒和不满。虽然朱元璋表示这是为了他家的利益,但谢再兴心中的失望和愤懑难以平复。 朱元璋的猜忌和对谢再兴的牵制并未就此停止,反而随着时间推移愈加严重。谢再兴的风头在京城愈发强劲,手下将领和士兵对他的忠诚也使得他在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朱元璋见此情形,心生不安,开始怀疑谢再兴是否有谋反的企图。这种疑虑最终导致了事件的进一步升级。 最为致命的冲突发生在谢再兴的两名亲信,左总管和糜万户,在张士诚控制的地区进行商业活动一事。当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后,他立即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命令将二人斩首,并将人头挂在谢再兴的府中,作为警告。 在朱元璋的眼里,这一切的举措都是为了警告谢再兴,不要心生异志。然而,谢再兴并未因此低头,反而因感到深深的屈辱和愤怒,决定做出回应。 朱元璋为了安抚谢再兴的情绪,提出将谢再兴的次女嫁给徐达,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表达自己的善意和亲近之意。不过,这一举措依然无法消除谢再兴心中的怨恨,反而使得他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朱元璋虽然不断采取措施以拉拢谢再兴,但他内心的不安和对谢再兴军权的忌惮依然未曾改变。最终,朱元璋决定收回谢再兴的兵权,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谢再兴。 在一系列的压迫和猜忌中,谢再兴终于做出了反叛的决定。带着自己手下的兵员和亲信,他投奔了敌对的张士诚。自此,朱元璋对谢再兴的愤恨与日俱增,甚至在每次提到这个名字时,都会愤怒地骂他为“叛徒”。对谢再兴的女儿谢氏,朱元璋也始终心存戒备。 谢氏不同于当时许多贵女,她身材高大,行为粗豪,而且擅长武艺,尤其是一身过人的力气,铁锤如同玩具一般在她手中舞动。朱元璋看着她,心中更添忌惮,心想这种气吞万里的女子终究是个隐患,若是有机会,一定要除去她。 某天,谢氏随父亲前往皇宫,步入这座威严宏伟的宫殿时,她的眼中充满了好奇和赞叹。她随口对马皇后说:“你家皇宫真是气派,我们家可比不上啊。”这一番话正巧被朱元璋听见。 朱元璋心中顿时升起怒火,认为谢氏言语中有意与皇权相抗衡,心生杀机。他的思绪转瞬之间回到了谢再兴的叛变,心里更坚定了除掉谢氏的决心。 朱元璋在内心怒斥谢氏是“父亲为叛徒,女儿想当皇帝”,随即决定趁机报复,摆脱这个隐患。他让手下在徐达家中暗中动手,将徐达的妻子残忍杀害。 完成任务后,杀手迅速回报,朱元璋听后毫不掩饰内心的快意,笑着对徐达说:“你放心,从此以后,我不会再动你家人了。” 徐达听后愣在原地,心中迷茫,不知朱元璋的这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直到他回到家,看到妻子惨死在血泊中,才终于明白,朱元璋的“承诺”不过是一场虚假的安慰。最终,朱元璋的承诺得到了遵守,徐达的家人没有再遭遇任何不幸。
1363年,大将谢再兴被朱元璋训斥了几句,他闷闷不乐的回到家中,进门猛然看到两颗
纤指匠心
2025-01-24 12:06:14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