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资金入市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以为是希望。其实这样的认知是很合理的,毕竟保险公司号称最大现金流公司,且没有集体兑付风险,毕竟撤回保险投资,只能承受巨额的违约惩罚。像第一年的保费,几乎没有任何现金价值,当然,除了那些高现金价值的保险种类,比如两全类和年金类。想必买过商业保险的人都是清楚的。实在没有的,你缴纳的社会资金,70%以上也是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当中的,个人账户里并没有多少钱的。 这对于不懂行的人来说,尤其是那些自由投资者,一定会盲从的。因为各个保险公司,为了提高保险产品的吸引力,总是会在保单末期,给一个保证的巨大利益。不过一般都是业务员的口头承诺,比如以保险公司目前公示的万能账户收益率在进行测算,得出一个优秀结果,促使客户进行购买。但问题就在这里,保险公司公示的收益率可以说每天都是在变动的。 我们再从保险公司资金入市的角度来看问题,如果股票市场波动巨大,再加上保险公司收益率公布过于激进,就会导致保险公司的持股成本疯狂增高。一旦股票价格下探超出预期,就等同于把救市的保险公司给套进去了。那么作为金融三驾马车最保守、最安全的保险公司,是会选择挑战自我呢?还是会选择审时度势呢?怕是一目了然吧,所以监管才会说是推动和期望。 所以在海外投资机构的分析当中,与我的意见是不谋而合的。毕竟保险公司客户的利益也是利益,不能因为要拯救股市客户的利益,导致保险公司从现金流公司,转变成负债型公司。是不是这就会导致,我国保险公司向着美国保险公司的逻辑发展呢?毕竟拒赔是保险公司维持利润率最直接的工具,没有之一。 我一直秉持着,提出问题,也要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股票市场最大的吸引力,那就是有医院上市,或者是允许保险公司对医院股票独资。而保险公司最讨厌的,就是银行股一家独大。 从好的方面来看,医院可以上市,保险公司就有动力收购医院或者是持有医院股票,保险公司就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财务解决方案,对于保险公司的赔付率,也是极为优秀的。但问题就在这里,我国是公立医院为主的模式,出售公立医院这又是个极其敏感的问题。还要考虑集采和统一报销制度等问题。 所以我并不看好保险公司作为长期资金入市的。而且我更反对,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是强制市场的行为。问题还是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如果一直治标不治本,新闻报道的多热闹,都是徒劳。毕竟现在不是曾经那个文盲的时代了。
长期资金入市这件事情,很多人都以为是希望。其实这样的认知是很合理的,毕竟保险公司
依柔谈国际
2025-01-23 19:42:04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