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八路军战士刘厥兰奉命炸鬼子碉堡,因一时着急,他把炸药包放错了地方,没

纤指匠心 2025-01-23 12:31:08

1941年,八路军战士刘厥兰奉命炸鬼子碉堡,因一时着急,他把炸药包放错了地方,没想到阴差阳错下,竟立下了大功。 1940年,在华北的战场上,日军在各个重要地区修建了数量众多的碉堡和炮楼,这些坚固的防御工事成为了控制区域的重要据点。 这些工事不仅能让日军居高临下地监视方圆数里的动静,还能为他们的军事行动提供庇护。八路军要想打开局面,就必须首先拿下这些据点,可是没有重炮,这些据点就像铁桶一般难以攻破。 在山东鲁中地区,这个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当地多是石头山,村村寨寨都有石头砌成的围墙,日军就地取材,用大块石头垒成了一座座碉堡。 起初,八路军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进攻这些据点。战士们扛着木梯子,在火力掩护下冲到围墙下,搭梯攀爬。 这种方法只有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才能奏效。一旦日军发现,就会用刺刀和大刀砍杀爬上墙头的战士,或者直接把梯子推倒。 有时候,即便战士们成功爬上城墙,也会被蜂拥而来的敌人赶下来。在据点外围设置的铁丝网和鹿砦,更是让进攻变得异常困难。 就在这时,从延安来了一位叫王凤麟的干部。他原本是东北抗联的老战士,1940年被派到山东鲁中地区。 王凤麟发现,在当地的八路军中有不少原来是煤矿工人的战士。这些人熟悉使用炸药,知道如何在井下进行爆破作业。 在王凤麟的组织下,这些有经验的矿工开始秘密从煤矿中运出黄色炸药。这种炸药威力很大,正是进攻坚固工事所需要的。 他们组建了专门的爆破队伍,开始研究如何用炸药来对付日军的碉堡。这支队伍成为了突破敌人坚固防御的一把尖刀。 起初,他们借鉴煤矿的爆破经验,采用"内炸"的方法。爆破手要带着锤子和凿子,在碉堡基部凿洞,把炸药塞进去,再点火引爆。 这种方法虽然有效,但是风险极大。凿洞的声音容易惊动敌人,爆破手往往还没开始作业就暴露了位置。 在不断的实践中,爆破队伍开始摸索出一套更安全有效的方法。他们发现,只要找对位置,把炸药包直接放在工事外面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八路军终于找到了一条克服装备劣势的有效途径。 1941年2月的一个夜晚,八路军二团向徐家楼日军据点发起进攻。这是一个设防严密的据点,外围有高大厚实的围墙,内部还有两座可以互相火力支援的炮楼。 团长王凤麟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他命令三营展开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同时派遣爆破手刘厥兰从另一个方向接近炮楼。 这个据点的防御工事给进攻部队造成了很大困难。日军的"九二式"重机枪火力凶猛,此前尝试使用的"土坦克"防护装置都被打穿了。 王凤麟仔细观察后,发现在围墙和碉堡的结合处有一个凹陷的位置。他认为这里是放置炸药包的最佳地点,可以同时破坏围墙和炮楼。 刘厥兰接到任务后,带着一个大炸药包出发。按照当时的作战方法,他需要先点燃导火索,然后抱着炸药包跑到预定位置。 但是刘厥兰到了围墙下却找不到王凤麟指定的位置。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刘厥兰只能将炸药包放在围墙根部。爆炸声响起,围墙被炸出了一个大缺口,但炮楼看起来却完好无损。 就在大家认为这次爆破失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意外情况。炮楼里的机枪突然停止了射击,平时凶猛的火力突然消失了。 部队立即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冲进了围墙缺口。当战士们攀上炮楼时,发现里面的日军都处于昏迷状态。 原来,虽然炸药包没有直接破坏炮楼的结构,但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通过地面传导,震晕了炮楼内的敌人。 战斗结束后,部队对这次经验进行了总结。他们发现,不需要像以前那样非要在工事上打洞"内炸",合适位置的"外炸"效果同样出色。 徐家楼战斗的成功,让八路军对爆破战术有了新的认识。不需要笨重的防护装置,只要选择正确的时机和路线,爆破手一样可以完成任务。 爆破手们还总结出一套战术要领:要利用敌人换弹夹的空隙果断行动,在敌人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发起突袭。 徐家楼战斗后,八路军在爆破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这些创新彻底改变了八路军攻打日军据点的方式。 爆破队还发现了更有效的炸药包放置方法。他们开始用木棍将炸药包支起来,使其处于悬空状态,这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破坏力更强。 这些技术创新很快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在泰安茅茨的一次战斗中,爆破手们利用改进后的技术,首次实现了零伤亡就成功完成了任务。 随着战术的不断完善,爆破攻坚逐渐成为了八路军的一项常规作战能力。各个连队都把爆破训练纳入必修科目,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爆破技术人才。 山东纵队总部要求将这些宝贵的作战经验整理成文,以便在全军范围内推广。 王凤麟接受任务,系统总结了军事爆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他详细记录了从战术原理到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为其他部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范本。 这套爆破战术很快在各个根据地得到推广。许多部队派人来学习,短时间内就掌握了这门技术,极大地提升了对日军据点的打击能力。

0 阅读:52
纤指匠心

纤指匠心

欢迎大家来给我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