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将军回乡探亲,正好撞上哥哥带着全家外出要饭,当地官员却个个都是油光满面,他大为震惊。
1959年冬,河南光山县砖桥乡龙岗村,一位衣衫单薄、手持破碗的男子,低头缓步,显得有些吃力,他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像一株被霜打过的枯草。
如果不是仔细辨认,很难想象,这就是开国少将尤太忠的亲哥哥,尤太俊,他正准备带着一家老小外出乞讨,为了活下去,尊严早已被饥饿吞噬,那画面让尤太忠心里很不是滋味。
更让他心如刀绞的是,屋内卧床不起的老母亲,也因为饥荒,只能以糠咽菜。
尤太忠,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战场上都不曾流泪,此刻却忍不住潸然泪下,从13岁参加红军,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尤太忠戎马倥偬数十载,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立下赫赫战功,他几乎没有时间回家探望亲人。
1959年,他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短暂的假期,怀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踏上了归途,谁能料到,他碰到的竟然是这么残酷的真相,这与他想象中的衣锦还乡,天壤之别。
这巨大的落差,让尤太忠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和平年代的斗争,或许比枪林弹雨更加复杂,更加残酷,他拒绝了当地官员为他准备的接风宴,而是选择直接回家,去看望他日思夜想的母亲和家人。
面对眼前的家乡惨状,他做了一个决定:把身上仅有的200元钱,分给乡亲们,每家5元,这在当时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尤太忠的仗义之举,不仅体现了他对乡亲的深厚感情,更体现了他刚正不阿的性格。
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他曾因为剧本歪曲历史,拒绝执行上级的指示,即使丢官也不为所动,他对老领导邓小平也始终保持着敬意和感念。
在邓小平落难时期,他冒险探望,并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称呼他“老政委”,他不仅关心百姓,也关心部下,重庆解放时,大雨倾盆,他与士兵们一起淋雨,始终与他们同甘共苦。
在“文革”期间,他看到被关押的老干部们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立即要求把他们放出来,让他们洗洗澡,烫烫衣服。
尤太忠将军的铁血丹心,是在革命的熔炉中锤炼出来的,13岁那年,他就加入了红军,见证了土地革命、抗日、解放战争,甚至抗美援朝,他几乎参与了所有重大战役,他小时候家里穷,只好帮地主放牛。
他常常在私塾外面,一边放牛,一边听学生们读书,凭借过人的记忆力,他竟然把《三字经》背了下来,这段经历为他后来的军旅生涯埋下了种子。
在战场上,他指挥若定,运筹帷幄,这人记性真好,传指令一点错都没得,过汝河时,他率部坚守大雷岗,掩护大部队渡河,他选择把指挥所设在离敌人仅两里远的大雷岗。
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他依然沉着冷静,最终完成了阻敌任务,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里,他带领队伍独自深入敌后,结果被敌人给包围了,有人提议分散逃跑,可他不顾大家意见,坚持要集中力量一起突围,他果断选择抄小路,最终带领部队成功突出重围。
解放榆台时,首次攻城失利,他二话不说,脱帽起身,直奔前线,鼓舞士气,最终攻克了城池,自己却负伤了。
尤太忠将军的指挥风格,鲜明独特,令人印象深刻,他思考问题时,喜欢用三指捏额头,下定决心时,会举手压帽檐,奔赴前线时,总是脱帽而起,胜券在握时,则会用三指摸腮,这些习惯动作,成了他独特的“指挥语言”。
他做人很正派,从不给自己搞特殊待遇,到部队检查工作时,我们得按规定吃饭,该交的费用一样不能少,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
尤太忠将军的体型挺壮,鼻子宽嘴巴大,耳朵特长,眼睛有神,眉毛上有两条竖着的纹路,看起来有点像京剧里的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