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25日下午,张学良亲送老蒋回南京,走前,老蒋对张学良说:“”汉卿,我看你不用送了。南京方面,恐怕有人不会原谅你,去了反而有麻烦。 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中所体现的大无畏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其根本源自坚定的信仰支撑。毛泽东曾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指出,同样一个士兵,在国民党军队中表现得怯懦无力,但加入共产党后却异常勇敢,其原因就在于“民主主义”的理想教育。 与之相比,国民党的军队和百姓作战并非基于信仰,而是为了一己私利。缺乏共同目标的军队在战场上自然难以维持士气,一触即溃成为常态。地方军阀在面对蒋介石的剿共命令时也表现出“自保”的智慧。他们意识到剿共并非单纯的军事任务,而是可能引发自身被红军消灭的危机。 因此,许多地方军阀选择了“既不能输,也不能赢”的策略。他们与红军“相安无事”,只是形式上“开两枪”以示配合,实际上则故意放行。红军沿途甚至发现地方军在道路上写下标语“有劳远送”,无声地表达了对红军的暗中支持。 1937年张学良被软禁后,东北军群龙无首,一部分官兵接受换防,另一部分“少壮派”则坚决要求释放张学良,否则誓与中央军决战。2月2日,少壮派发动兵变,枪杀东北军将领王以哲,西安陷入一片混乱。 张学良得知情况后十分担忧,他通过多封信函劝告部下以大局为重,避免内乱,但效果有限。在东北军濒临自相残杀的关键时刻,周恩来亲自前往王以哲家吊唁,并通过多次谈判和安抚,成功平息了事态,最终避免了内乱的发生。 当时,许多东北军官兵希望加入红军,但周恩来以维护东北军完整为由予以婉拒。他认为,东北军正处于艰难时刻,不应趁人之危扩大红军的力量。张学良知晓此事后,对红军的高风亮节深表敬意。 "汉卿,不必送了。"1936年12月25日的午后,蒋介石站在西安机场,望着即将启程返回南京的飞机,转身对张学良说出了这句意味深长的话。他提醒张学良,南京那边恐怕不会轻易原谅这次的事变,前去反而会惹上麻烦。这句看似体贴的劝告,背后究竟包含着怎样的深意? 要理解这场历史性的告别,需要回溯到西安事变爆发前的中国政局。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关头。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踏破了东北的城池,但国民政府仍然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这个决策,对于失去故土的东北军来说,无异于一记重击。 张学良作为东北军的最高统帅,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煎熬。他既要执行蒋介石"剿共"的命令,又要面对部下们收复故土的热切期盼。这种矛盾最终在1936年12月12日达到了顶点,西安事变就此爆发。事变的初衷,按照张学良后来的说法,是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改变政策,实现抗日救国的目标。 事变期间,各方势力展开了复杂的博弈。宋美龄亲赴西安调停,周恩来代表中共参与谈判,使得局势出现转机。在谈判过程中,张学良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他多次向蒋介石表明:此次行动并非意在加害,而是为了改变国家的抗日政策。 然而,事变和平解决后,形势却并不如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虽然蒋介石答应了联合抗日的要求,但他拒绝在任何文件上签字。这种态度让张学良不得不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返回南京。 张学良晚年曾坦言,“如果是我领导长征,恐怕走不了1000里。”他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红军的强大组织能力,尤其是毛泽东在长征中的军事智慧。他在与哥伦比亚大学学者的交流中高度评价毛泽东的指挥艺术,称其创造的“四渡赤水”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张学良回忆,东北军曾与红军交战,但如果换作东北军进行长征,很可能在国民党的重兵围困下全军覆没。 根据历史资料披露,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曾秘密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当时国共关系的复杂局势,毛泽东并未答应。张学良对中共的意见十分重视,特别是在西安事变中,他与周恩来多次密谈,表达了对中共的信任和敬佩。周恩来也曾称张学良为“千古名臣”。 1935年底,张学良在南京开会时,接到前线两个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他为这些士兵的牺牲深感痛心,但更令他失望的是国民党对伤亡的漠视。遇难士兵的家属得不到抚恤,受伤军官仅能拿到一纸条子,却无法领取补偿。这种无视士兵生死的态度,让张学良对国民党的管理彻底失望。他列举了多个例子说明国民党大失民心,例如老百姓借欢迎宴席之名埋设炸弹,炸死了刘殿华等军官。他感慨,“天心自我民心,天听自我民听”,国民党丢失大陆,根源在于失去了民心。 1990年张学良恢复自由后,选择定居夏威夷,过着低调的晚年生活。张学良的生活来源不仅依赖于张作霖遗留下的大量土地和财富,还得益于他对古董字画的收藏。他的收藏兴趣受郭松龄影响,自少年起便精研古玩字画,逐渐练就高超的鉴别能力。 一次,他在天津的旧书店中发现了一幅污损的画作,经鉴定竟是南宋画家李唐的真迹。这种慧眼识珠的能力使得他在收藏领域颇有建树。张学良一生的起伏,既是个人命运的波折,也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抗战中,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笑道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