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日本记者质问李连杰:“南京大屠杀死了30万人,你们一个个数的吗?”李连杰一句话让对方哑口无言,羞愧不已。 1994年,在日本东京的一场媒体见面会上,发生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对话。一位日本女记者用挑衅的语气向李连杰提出质疑:"南京大屠杀死了30万人,你们一个个数的吗?"面对这样的质问,李连杰并没有失去理智,而是冷静地反问道:"当年日本女性被美军拉去做慰安妇,你有问过她们的感受吗?"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为惨烈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大量的历史文献、影像资料都记录了这段黑暗的历史。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社会对这段历史的态度仍然存在严重问题。每年参拜靖国神社的活动从未间断,这座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神社,成为了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的象征。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历史观正在通过教育系统传递给下一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不断美化侵略战争,淡化战争罪行,甚至将侵略行为描述为"解放亚洲"的正义之举。 广岛和平纪念馆的建设,成为了日本塑造"战争受害者"形象的重要载体。这座纪念馆详细记录了原子弹爆炸带来的灾难,却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避而不谈。 这种选择性失忆不仅影响着日本国内的历史认知,还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台湾地区,部分势力开始美化日据时期,将殖民统治描述为"经济建设"的黄金时代。 历史问题的核心在于正视与反省。李连杰当年的回应之所以能让日本记者哑口无言,正是因为他点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历史不能选择性记忆,无论是作为加害者还是受害者的经历,都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和反思。 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整个国土面积仅相当于中国一个省的大小。这种地理条件决定了日本必须依赖外部资源维持经济发展。 对比而言,仅中国黑龙江省的森林面积就达到2617万公顷,超过日本国土面积的一半。河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就能养活数亿人口,陕西省的煤炭储量更是惊人。 这种资源差距造就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历史传统。从7世纪的白江口之战,到16世纪的朝鲜战争,再到20世纪的侵华战争,日本始终在寻求突破岛国局限。 战后日本意识到军事扩张不再可行,转而采取经济扩张战略。他们提出了著名的"雁阵模式",试图以经济手段主导亚洲秩序。 这个模式将亚洲国家分成三个层级:日本作为"领头雁",掌握核心技术和资金;亚洲"四小龙"和"四小虎"作为"雁体",提供制造业基地;中国等国家则被安排在最末端,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 在这个体系中,日本通过掌握高端产业获取最大利润。他们将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同时牢牢把持关键技术。 这种经济殖民的本质,与军事侵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同样是建立在压制其他国家发展的基础上,只是换了一种更温和的方式。 以电子产业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企业掌握核心技术,其他亚洲国家只能做代工。一块普通的日本品牌电池,售价就相当于中国工人一个月的工资。 这种经济秩序的设计,目的是让日本永远处于产业链的顶端。 2020年成为中日制造业竞争的转折点,京东方以4.08亿片的出货量成为全球第一大液晶面板制造商。这一成就标志着中国企业首次在高端显示领域超越日韩企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显示器制造巨头JDI陷入困境。大规模裁员和工厂关停,显示出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竞争力持续下滑。 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不仅出现在面板产业。在半导体、高铁、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高科技领域,中国企业都在快速缩小与日本的差距。 曾经主导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东芝,在2019年不得不裁员7000人。这个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日本电子产业整体竞争力的衰退。 中国企业的崛起并非偶然。三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完善,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中国制造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这不仅解决了产能过剩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在这场新时代的经济较量中,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代工生产,而是开始在创新研发领域发力。 面对中国企业的追赶,日本企业的反应值得关注。有的选择与中国企业合作,有的则试图通过技术封锁来维持优势。 但历史经验表明,技术封锁从来不是长久之计。当一个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持续创新的能力时,封锁只会刺激其寻求自主突破。 这场经济较量的结果,将重新定义中日关系。不同于军事对抗,经济竞争更看重的是综合实力的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日本社会需要认识到,试图通过经济手段来制约他国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全球化时代,只有互利共赢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对中国而言,产业升级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实力的提升,更是一种历史地位的回归。这种回归不是靠武力,而是通过和平发展实现的。
为什么在二战十大名将中没有中国人呢?
【17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