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 年 1 月 19 日,林语堂参加饭局,疏忽间将长女林如斯独留房间。谁能料到,归来时,长女竟已吊在屏风梁上。 林如斯,一个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名字,就此划上了终点,她用这种方式向家人告别,也将整个家庭拖入了深深的悲痛中。 她的一生,虽短暂却辉煌,但背后却隐藏着许多矛盾与挣扎。 1923年5月6日,林如斯出生于福建厦门,她的出生本身就带有一种特殊的意义。 父亲林语堂为了让女儿保留中国国籍,毅然放弃了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博士学位,与怀孕的妻子廖翠凤匆匆赶回中国。 她的名字“如斯”,取自《论语》中“逝者如斯夫”,寄托了父亲对时间的感慨与女儿的厚望。 林如斯从小成长在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中,耳濡目染,展现出极高的文学天赋。 她七岁时便在《西风》杂志发表文章,成为该刊史上最年轻的作者,令人叹为观止。 16岁时,她与妹妹林太乙合作的英文日记集《吾家》,不仅在美国出版,还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称赞为“自然流露的家庭记忆”。 在父亲的经典作品《京华烟云》中,她更是以自己的言行和性格,成为姚木兰这一角色的灵感来源。 尽管才华横溢,她的内心并非无懈可击,在林语堂的家中,教育以“自由性灵”为主,父亲鼓励女儿们随心发展,不进行太多干涉。 这种宽松的教育方式造就了林如斯的文学才华,却也让她在人生重要选择面前,缺乏理性与审慎的判断。 1936年,林语堂带着一家人移居美国,临行前,他对女儿们反复叮嘱:“无论身在何处,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这句话深深印在林如斯的心里,在纽约的陶尔顿学校,她接受了完整的西方教育,同时也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家中依然延续着传统的私塾式教育,林如斯一边学着汉字和诗词,一边感受着西方社会的新鲜与活力。 抗日战争爆发后,林如斯的爱国情怀被激发,她主动要求回国,并投身抗战工作,在昆明的一家野战医院,她担任护士,还利用流利的英语翻译医学资料。 后来,她被调至中国红十字总会,负责血库设备的引进工作,她的表现出色,甚至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尉军衔,那时的林如斯,意气风发,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可是,这一切很快被命运的转折所打破,1945年,林如斯在战时卫生训练中结识了协和医院毕业的青年才俊汪凯熙,两人很快订婚。 这原本是一段众人看好的美满婚姻,林语堂夫妇也对汪凯熙十分满意。 谁能想到,在订婚的前一天,林如斯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就是她选择与一位美国男子狄克私奔。 狄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与汪凯熙截然不同,没有稳定的职业,更没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婚后,林如斯逐渐发现,狄克不仅酗酒成性,还施加家庭暴力。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充满裂痕,她忍受着屈辱与折磨,却始终不愿离婚,这种执拗源于她内心深处对婚姻的传统认知,即便痛苦,也不能轻易结束。 这段婚姻持续了整整十年,直到1955年,两人最终离婚,林如斯从婚姻中解脱了,却从未从内心的阴影中走出来。 她对自己的选择深感悔恨,也因为这段失败的婚姻无法面对父母和社会的期待,自责、内疚、羞愧交织在一起,压得她喘不过气。 离婚后,林如斯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反复进出精神病院治疗,她的父母尽一切努力陪伴她,甚至带她四处游历,希望用不同的风景唤起她对生活的兴趣。 这些努力始终收效甚微,为了让她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标,林语堂为她安排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翻译工作,但林如斯始终无法摆脱抑郁的阴影。 1971年的那个夜晚,林语堂参加饭局前,特意来到女儿的房间,叮嘱她吃药,并让保姆照看好她。 也许他心里并没有任何预感,认为一切都和往常一样,可他不会想到,当他离开家门时,林如斯正在做最后的告别。 当林语堂回到家时,他看到的,是无法挽回的噩耗。 林如斯已经在屏风梁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一封简单的遗书:“对不起,我的心力已耗尽,实在活不下去了,我非常爱你们。” 这个家庭从此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林语堂从此一蹶不振,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他曾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认为对子女的思想引导和人生选择过于放任,忽略了对她们的实际指导。 这种反思伴随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五年后,他也在悲痛中离世。 林如斯的悲剧,给家庭带来的不仅是伤痛,也留下了许多警示,她的才华与敏感让她在文化和文学领域大放异彩,却也使她在情感与选择面前更加脆弱。 屏风梁上那条消逝的生命,让人唏嘘不已,她的一生如流星般短暂,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
1971年1月19日,林语堂参加饭局,疏忽间将长女林如斯独留房间。谁能
疾冰预防说
2025-01-12 20:10:15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