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张桂梅受邀登上央视演播室。导演皱眉:“这衣服不行,换正装。”张桂梅

疾冰预防说 2025-01-11 17:10:01

2007 年,张桂梅受邀登上央视演播室。导演皱眉:“这衣服不行,换正装。”张桂梅尴尬的笑道:“没有。”旁人惊问:“华坪县给的7000块买衣服钱呢?” 这句话的语气里满是疑惑,甚至有些责怪的意思。 张桂梅站在那儿,稍微顿了顿,平静地说:“我用来给学生买电脑和书了。”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在场的人愣住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没再说话,只有导演无声地转身安排工作人员为她借来一身正装。 穿着借来的衣服,张桂梅走进演播厅,讲述着她和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故事。 这并不是张桂梅第一次把钱花在学生身上。 作为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创办者和校长,她几乎将自己全部的工资、奖金、甚至社会捐赠都用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 她没有存款,也从不考虑自己的生活需求,有人曾问她:“为什么不为自己留一点?”她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用在孩子们身上更值。” 张桂梅这种奉献精神的背后,是她对山区女孩命运的深刻了解,在来到云南之前,她的生活曾经是另一番样子。 年轻时的张桂梅活泼爱美,会穿时髦的紫色皮鞋,也喜欢唱歌跳舞。那时,她的生活简单而充实。 1996年,丈夫因癌症去世,张桂梅带着一身伤痛调到云南丽江市华坪县教书,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刚到华坪时,她发现这里的女孩辍学率特别高,有人是因为家里穷,有人是因为父母更愿意供男孩读书,还有人甚至因为年纪轻轻就被迫嫁人。 一次家访中,她看到一个女孩被家里以三万元的彩礼嫁给了别人。 当时,她急得直对女孩的母亲喊:“上学的钱我来出,别让她嫁人!”可女孩的母亲却以死相逼,最后张桂梅只能无奈离开。 这些经历让她更加痛心,也更加坚定了要为这些女孩做点什么的决心。 于是,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芽,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都能上学,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但真要实现却难上加难。 张桂梅开始为筹建学校四处奔走,为了筹款,她不得不拿着获奖证书、身份证和媒体报道复印件,走上昆明的街头募捐,但她没想到,这条路比她想象得更艰难。 在募捐过程中,她常常被人误解为骗子,有时候刚开口,人家就掉头离开,甚至有人对着她吐口水。 她曾经坐在路边崩溃大哭,心里无数次问自己:“这件事真的值得坚持下去吗?”可当她想到那些因为没有学上而被迫嫁人的女孩时,她又站起来,继续向前走。 终于,在政府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了,这所学校成为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入学。 学校实行“无门槛”招生政策,哪怕中考成绩低,只要愿意学习,就能进来,第一届学生刚入学时,几乎每个人的成绩都在分数线以下。 在张桂梅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这些女孩硬是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了逆袭。 2011年,首届毕业生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100%,甚至还有学生考上了一本,这在云南丽江这样的地方,简直是个奇迹。 这一切背后,是张桂梅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她患上了20多种疾病,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肺纤维化等。 她的手关节疼痛到无法伸直,只能贴满膏药才能稍微缓解;她走路需要人搀扶,甚至下楼梯也要格外小心。 但即便如此,她依然拒绝住院,坚持吃药维持。有人劝她:“您这样太拼了,别再拖垮身体了。”但她总是笑笑,说:“拼就拼一点吧,孩子们更需要我。” 不仅如此,她还担任了“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收养了36名孤儿,孩子们亲切地叫她“妈妈”。 为了让这些孩子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她特意将“福利院”改名为“儿童之家”,告诉他们:“这里不是孤儿院,而是你们的家。” 她为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操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他们自信成长。 张桂梅不仅是孩子们的“妈妈”,更是她们的灯塔。每年的高考结束时,她会躲进办公室,不允许学生来和她告别,她说:“我舍不得,但她们不能回头。 走出去之后,就该往前看,去过更好的生活。”那些从大山走出的女孩,如今成了医生、老师、律师、警察,甚至还有人回到学校当老师,把这份爱与责任传递给下一代。 在央视节目录制现场,张桂梅说起这些事时平静而真诚。 她并没有将话题放在自己的艰难和付出上,而是反复提到:“教育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一个女孩的教育,能改变三代人。” 她的眼神透着坚定,这也是她一直以来坚持的理由。 回望她的经历,7000块钱买不来衣服,却买来一台电脑,送去的是教育的希望;几十年的辛苦换不来轻松的生活,却让无数女孩走出了贫困,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 这便是张桂梅,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乡村教师,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的传奇。

0 阅读:0
疾冰预防说

疾冰预防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