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刨半 快春节了,老底子的人家在春节前都要买一些甘蔗,放在那不大的家里的显眼处

孟优与趣事 2025-01-11 12:34:09

十三刨半 快春节了,老底子的人家在春节前都要买一些甘蔗,放在那不大的家里的显眼处,一般都会买一梱。 买甘蔗是为了讨个口彩,因为甘蔗的叫法都是好词: 节节高:就是每家每户为了祈求来年的日子能象甘蔗那样越来越高、越来越好; 老来甜:甘蔗老了,熟透了,那才甜出了模样,非但甜,还有特别的鲜。有老人的人家也是为了老人开心,要捎上那么一梱; 节节连:甘蔗每节都是相连的,意思是代代相传,永不停止。 年前的甘蔗是只能看不让吃的,人们走进走出,看到甘蔗,大人会憧憬来年的好日子,而孩子却在计算日子,盼着大年初一吃甘蔗。 过去条件难苦,平时水果是不见面的,偶有感冒发烧,大人买一只苹果或梨,这已经是超家人待遇了。 懂事的孩子也舍不得吃,会放着看着,要等到那水果香味更浓烈,皮色变了,果质软了,马上要坏了,才让大人给削皮,还非要大人们也一起吃。 为了不扫孩子的兴,大人会每人切一小片,也算回报孩子的孝心,更多是也解解那许久没尝水果的馋。 顺便说一句,过去没有那么多的保鲜方式,东西都是自然熟,水果买回来,二到三天就变熟透了。 因为平时吃不起水果,所以这梱甘蔗放在那,能引出孩子多少的涎水。 一梱甘蔗可多可少,从二根、四根到十八根都有,一般买六根,意思是顺,因为中国有六六大顺之说。过去不讲究八,这八是发是改革开放后,由广东传过来的。 有钱人家会买十八根一梱的,水果商贩 在扎甘蔗时也是很讲究的,根据多少扎成正方、五角、圆形和六边形的。 孩子多条件差一点的人家,一梱买不起,但口彩还是要的,就买一根。碰到好心的小贩会送你一根并帮着扎起来,也一样加点红。 我家边上那水果贩子是一个固定的行商,说固定是他挑着担子就在我家隔壁,夏天他靠北墙,冬天他倚南墙;说行商因为他没有店铺,早上来,卖完就回。 因为是挑担子,东西不多,只是到了现在这种时间,他会推一两轮车,弄一车甘蔗来卖。 感觉那水果贩子是很勤劳的,没见过他休息,只是除夕那天,他准定中午前就早早收摊,大概是去准备年夜饭了。除了这天,那怕是大年初一都会出来干活,因为这天他特别的忙,帮着刨甘蔗。 甘蔗有红皮,实为紫皮和绿皮,听人说绿皮甘蔗凉性,紫皮甘蔗热性,感冒发烧要吃绿皮的。 我对这两种甘蔗是不分绿皮、紫皮的,有得吃就蛮好了。但是感觉口味似乎有点不同。绿皮的好像更甜鲜一点。 年初一的削甘蔗纯属是帮忙的,不管你是否是在他那买还是別家买的,只要拿去,他就给你削好。 过去削甘蔗是不斩断的,要的就是那节节高。 那伙计削甘蔗还有句口头禅:一根甘蔗刨十三刨半,这才是行家。 为了这十三刨半,我是每年都会去看他刨。 他的手艺是相当熟练的:刀口:除节芽,反过手以刨起刨,一刨、二刨,都是从头到尾,临了,两刀斩根,一根似黄似白还泛着青的甘蔗已完成除皮工作。削了皮的甘蔗散发出那种甜香味。 看了几年,只见其手法娴熟,却从来都不知道这十三刨半怎么算的。 后来也多次向他询问,他只是让我自己慢慢看,说看懂了也就能算出来这十三刨半了。

0 阅读:0
孟优与趣事

孟优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