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杨开慧在被敌人执行枪决的时候,还留有一口气,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她就能活下来,但她最终还是因为一个农民,断送了性命。
1901年,杨开慧出生,她的父亲杨昌济,是位新派知识分子,与大文豪鲁迅是同窗好友,在开明的家庭氛围中,杨开慧从小就展现出独立思考、追求进步的精神特质。
1918年,杨开慧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她一生的男人——毛泽东,他们因为共同的信念结伴,经常交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和改革的想法。
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杨开慧积极投身妇女解放运动,成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1920年,两人在北京结婚,没有那些复杂的婚礼流程,也没有贵重的陪嫁,只有大家那颗为革命不懈奋斗的心,杨开慧结婚后,开始负责中共湘区的机要和联络工作,成了毛泽东的好帮手。
1930年,国内局势风云变幻,红军撤出长沙后,那些家伙又嚣张起来,四处抓捕共产党人和革命者,10月24日,这天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却成了杨开慧人生的转折点。
当天晚上,化装成小商贩的军阀密探余连珊带人闯入杨家,将杨开慧、毛岸英和保姆陈玉英一同抓走,在阴冷潮湿的司禁湾陆军监狱,杨开慧经受了各种威逼利诱,敌人说,她要是宣布跟毛泽东没关系,就能恢复自由了。
杨开慧坚定地认为,她有重要的任务和担当,宁愿牺牲也不屈服,在牢狱里,杨开慧接受了《晚晚报》记者的提问,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坚定地表示自己没有犯法,反而是何键等人犯了法。
她直言不讳地说死了也无所谓,只希望毛泽东的革命早日成功,这体现出她视死如归的英勇精神,与此同时,杨开慧的亲友和家人也在积极奔走,希望能将她营救出来。
在章士钊、蔡元培等人的努力下,南京政府曾致电何键,要求缓期执行杨开慧的死刑,何键并未理会,他深知杨开慧的影响力,一心想借此打击中共的士气。
身陷囹圄,杨开慧依然保持着冷静和清醒,她嘱咐六舅妈为自己缝制一套寿衣,准备从容赴死,她明白,死亡本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放弃信念和背离初衷。
1930年11月14日,一个阴沉的秋日,杨开慧被押往识字岭刑场,在清乡司令部的“法堂”里,她经历了一场草率的“审判”,执法人员脱下她的外衣,只留下一件单薄的内衣,然后在她后颈插上写有“枪决女共犯杨开慧一名”的“标子”。
随后,杨开慧被押上黄包车,沿途示众近一个小时,她坐在车里,神色镇定,眼神里没有恐惧,到了识字岭,她不慌不忙地下了车,朝着刑场走去,刽子手帅保云从背后向杨开慧连开两枪。
她倒在血泊中,但仍然留有一口气,中午时分,当行刑人员正在吃饭时,有人报告说杨开慧还没有死,于是,何键派姚楚忠前去补枪,姚楚忠来到刑场,看到杨开慧趴在地上,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嘴里满是泥沙,他没有丝毫犹豫,再次举起枪,结束了杨开慧年轻的生命。
杨开慧不幸离世后,亲友们悄悄将她遗体带回了板仓安葬,毛泽东远在江西,听说开慧去世的消息后,非常伤心,他寄了30块银元,要为杨开慧建个碑,碑上写着“毛母杨开慧之墓”。
1957年,毛泽东写下著名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深情地称杨开慧为“骄杨”。
1970年,姚楚忠在农场干活改造时,良心发现,终于说出了他曾经杀害杨开慧的真相,1974年,他被判处死刑,得到了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