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医 朋友的父亲是个老中医,八十过半九十不到,白眉白须白发、驼背曲指少牙。 退休

孟优与趣事 2024-12-30 00:32:06

街医 朋友的父亲是个老中医,八十过半九十不到,白眉白须白发、驼背曲指少牙。 退休前为市中医院医生,后弄了个职称,混了个职级,本事多大咱真不了解,只是医院里的冬季滋补膏方肯定是他挂头牌,还有什么冬病夏治,也有很多人找他开方。 尽管是天天出诊,依然有听说挂不到他的号。 老先生看病另有一功,一进诊室即六亲不认,什么娘舅外甥、还有七大姑八大姨,一律凭挂号单号就诊,谁想插个队加个塞,那是门也没有。 看病还有个臭毛病:一个老头一个学徒,患者也是只许一个进诊室,当然不会说话的娃娃或是言语不清的老者另当别论,允许家长或家属陪同。 老先生看病也是严格按照中医的望闻问切程序进行,一个患者进去,没有半个小时是不会结束。 先生看了学徒学,光切脉就要交换多次,看完,师傅口述病史,唱方,学徒记录、开方。 带一个徒弟,没有五年是不会放单飞的。 老先生退休后,原单位返聘,仍是人满为患,后来老先生感觉承受不了如此繁重工作,坚持全退,才算是歇了下来。 全退还没正式退,就有多家药店邀请他为座堂郎中,今天这店,明天那店,也是天天忙得不亦乐乎。 尽管也是天天出诊,但工作量大为减少,所以就一直干到八十有五。不干的原因是因为一次大检查,查得老先生没有从医资格证书,不让干了。 其实老先生本来也就有全退之意,只是每家都将他奉为上宾,估计待遇也不错,所以也不好意思提出,现在好了,人家不让干了,理由正当,就正式全退回家。 一个老医生,没有资格证,不让从医了,这个制度很好! 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有规定,咱就得按规定执行,且应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样方显出制度的刚性和执行者的力度。 然而,有一些事就不明白了,你看现在街边巷口,有人支个小摊,放个小桌,竖块小牌,什么镶牙补牙、什么针灸拔罐,更有厉害的是正骨艾灸。 操作人也不穿那医务工作者的标志性服装……白大褂。夏天短袖T恤,汗水溚溚,冬天滑雪衫羽绒服,还有羽毛钻出,口腔检查也不戴个口罩,眼对眼,口对口,想着就让人恶心。 针灸拔罐也是吓人,银针就那么一撸一擦,对着患者就敢下手,咱是弄不清这穴位经络,估计这些伙计也不一定能弄得明白。 正骨艾灸更是吓人,对着患者又捏又提又压,患者呲牙裂嘴,大喊大叫,他自不管不顾,只管上下其手,艾灸也是,患者喊烫,他说正常,直到患者跳了起来,才看到那块皮肉已经熟了。 对此,我就在想,这些街医可是持证行医?他们归谁管理?

0 阅读:0
孟优与趣事

孟优与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