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在印尼教书国民党上将刘峙,给台湾的好友顾祝同写去求助信。顾祝同去找老

爱吃凉历史 2024-12-28 18:17:52

1952年,在印尼教书国民党上将刘峙,给台湾的好友顾祝同写去求助信。顾祝同去找老蒋说:“让一个上将滞留于爪哇,传出去也不好。” 刘峙在逃亡中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前往印尼后,他和家人化名住在一个偏远的地方,极少出现在公众场合,以避开外界的关注。经历了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劫财事件后,他对外界充满了警惕,害怕再度成为目标。那段时间,他的生活极为低调,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隔绝。 然而,命运却在1952年3月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在一次偶然翻阅报纸时,刘峙发现了一篇以他的名义发表的文章,内容涉及对国民党统治的批评以及对新中国发展的赞扬。 这篇文章刊登在印尼一份有进步倾向的报纸上,引起了刘峙的震惊。他查明后发现,文章的作者并非自己,而是他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同学刘统的堂弟——刘应宜。 刘峙既愤怒又担忧,他怕这篇文章会引起蒋介石政府的注意,甚至可能因此招致台湾方面派来的杀手。为了澄清事实,刘峙立即写信给报社要求撤回这篇文章,并声明自己与之毫无关系。 刘峙的声明一经刊出,立刻在印尼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淮海战役结束以来,刘峙的消息断断续续,不时传出他被蒋介石拘禁、被俘或前往美国的种种传闻。没人料到,这位昔日的国军上将居然已在印尼过上了平凡的生活,成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 这一事件不仅让印尼的华侨社会感到震惊,也引起了印度尼西亚国家安全局的关注。得知一名蒋介石的亲信上将潜藏在本国,安全局立即派人调查刘峙的身份,并提醒他不得参与任何政治活动,因为当时印尼的政治立场是中立的,禁止外国势力干预。 与此同时,刘峙的身份也引发了当地商界的兴趣。一些华侨商人希望借刘峙的名气来推广自己的生意。一个火柴厂老板特意邀请他参观,并与他拍照,制作广告在当地广泛传播。 刘峙所在的学校也不甘落后,打算借他的名气为学校筹集教育经费,甚至准备为刘峙举行一次盛大的生日庆祝活动。 原本刘峙为了补贴家用,兼职在另一所中学教书。但此时的学校管理者都希望借此机会通过庆祝活动为学校募集资金,这让刘峙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虽然他请求两所学校停止这种过于显眼的筹款方式,但由于利益驱动,两个学校依旧私下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广泛发出邀请函。刘峙不得不在两所学校之间奔波出席,他的生日变成了一场令人不适的公开活动。 更糟糕的是,两个学校由于对捐款分配产生分歧,开始公开争执,事态愈加复杂,令刘峙颇为困扰。 尽管如此,刘峙的名声也因此在印尼日渐提高,常常收到各种拜访和谢礼,这使他的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在印尼定居三年之久,刘峙和妻子终于决定出行游玩,前往自己从未涉足的中爪哇地区。 在参观三宝洞时,刘峙看到许多当地人跪拜烧香,祈求神灵庇佑。他站在郑和的塑像前,心中不免生出一些复杂的情感。作为曾经的国民党将领,他与郑和的故事虽相距数百年,却不禁让他回忆起自己在海外流亡的艰难岁月。 随后,刘峙夫妻前往了日惹。在一次华侨的聚会上,他被邀请上台发言。起初,他高谈阔论自己的过去,回顾曾经的辉煌战绩。 然而,突然有华侨要求他谈谈淮海战役的失败经过,这让刘峙感到尴尬和为难。他很快转移话题,开始抨击新中国的种种政策,这一番言论让在场的华侨感到不悦,之后他再也没有被邀请过任何类似的场合。 接着,夫妻二人来到东爪哇的玛琅岛,正值中国国庆的日子。岛上的华侨纷纷挂起五星红旗,表达对新中国的祝福。刘峙看到这些国旗时,心情愈加沉重。他试图安慰身边的华侨,甚至带着他们去岛上的国民党支部,期望看到一些“正统”的象征。 令他意外的是,支部楼上竟也挂起了一面五星红旗。这一场景令刘峙尴尬至极,他意识到即使在他曾经所属的阵营中,也无法逃避时代变迁的痕迹。 到了1952年,由于当地治安恶化,刘峙的安全感到受到威胁。考虑到自己和家人的安危,刘峙决定离开茂物,寻求新的安身之地。他回忆起与顾祝同的友谊,决定通过写信向这位老友求助。 顾祝同收到信后,立刻意识到刘峙面临的困境。他深知,刘峙的身份和背景如果一直滞留在印尼,不仅可能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也可能给国民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于是,顾祝同决定亲自去见蒋中正,将此事汇报给他:“让一个上将去国外教书,传出去有些不太好!” 蒋中正听取了顾祝同的建议,决定采取行动。他同意接纳刘峙并安排他前往台湾。尽管刘峙未再担任军职,但蒋中正仍向他发放了相应的薪水,这笔薪水是根据他原国军上将的待遇计算的,金额颇为可观。 参考资料:宋毅著. 《风云保定系 民国第一军校的十大将领》 2015

0 阅读:359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