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村的一座山头,埋葬着两位“副总理”,那里有何特殊之处? 众所周知,北京八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6 12:42:34

山西农村的一座山头,埋葬着两位“副总理”,那里有何特殊之处? 众所周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自打建成以来,众多领导人的骨灰都安息于此。然而,在山西省昔阳县的大寨村,有一座名为虎头山的小山,原本并不为人所知,却因安葬着两位副总理而声名鹊起。那么,这座山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呢? 埋葬的两位副总理分别是陈永贵和郭沫若。陈永贵,这位出生于大寨的副总理,曾经带领村民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因此被誉为农业专家,并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誉。1975年,他晋升被提拔为国务院副总理,尽管工作地点变迁,但他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在田间地头钻研农业。陈永贵去世后,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大寨村,也是荣归故里,落叶归根吧。 然而,郭沫若与大寨之间的联系似乎并不明显,那么他的骨灰为何也安葬在大寨呢?这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早在1965年,郭沫若便曾到访大寨村,那时正值全国学习大寨的高潮,他当时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职务。他此行的目的是带领一批科学家到大寨学习,然而他并也未因此萌生死后安葬在大寨的想法。他在临终前还特意嘱咐子女,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安葬在八宝山。然而,事与愿违,他的这个遗愿并未实现。 这其中的原由其实与郭沫若的婚姻状况有关,郭沫若共经历了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父母包办的,他对这样的安排非常不满意,结果在结婚后的第五天就离家出走了。第二次婚姻发生在他留学日本期间,他遇到了一位日本女性,给她取了个中国名字叫郭安娜。然而,这段感情最终也没有长久。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回到了国内。后来,他结识了第三任妻子于立群,两人于1938年结婚。为了家庭,于立群放弃了事业,全力支持郭沫若,并为他生下了六个孩子,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时光。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之间的情感也出现嫌隙。尤其是在十年特殊时期,郭沫若遭遇了不公正对待,他的一个儿子也因此被抓走了,于立群对此非常担心。他让郭沫若去找周总理,希望能够解决一些问题。然而,出于种种原因,郭沫若一直没有去见周总理。令人惋惜的是,他的这个儿子被打死,后来,另外一个儿子也选择了自杀。两个儿子的接连离去,使得于立群受到了巨大刺激,而且她之前就有精神疾病,现在病情变得更加严重。他认为郭沫若对儿子的困境置若罔闻,因此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极其恶劣。 1978年,郭沫若在临近去世时,嘱咐家人,希望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八宝山。然而,于立群对他的态度并没有改变,也没有答应他。相反,于立群故意大声说了一句"不麻烦党?"。郭沫若听到这句话后,非常愤怒,立刻回应道:“我死后不留骨灰,都撒在大寨,肥田。” 现在看来,他的这句话很有可能是说气话而已。但是让人惊讶的是,于立群竟然真的就这么做了。在郭沫若去世后不久,于立群乘坐飞机将郭沫若的骨灰撒在了大寨村的土地上。

0 阅读:21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