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评十大元帅,陈毅入选引发争议,刘少奇为何坚决反对? 1955年,我国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6 12:42:34

1955年评十大元帅,陈毅入选引发争议,刘少奇为何坚决反对? 1955年,我国进行了十大元帅的评选,其中关于陈毅是否应该列入名单的问题,引起了最为激烈的争议。最初的预选名单中,陈毅的名字赫然在列,然而,刘少奇却对此表示了坚决的反对,他主张陈毅不应被授予元帅军衔。如果不是周恩来总理竭力争取,陈毅或许就与元帅的头衔失之交臂了。令人疑惑的是,刘少奇与陈毅之间并未听闻有嫌隙, 那么为何刘少奇会坚决反对陈毅成为元帅呢? 事实上,当时中央在1955年准备军衔授予时,是经过各方面研究,深思熟虑出来的结果。由于元帅和大将都各只选十人,而从战争年代一路走来,战功显赫、资格甚高的老将众多,因此毛主席特别强调,已经离开部队的干部,原则上不应授予现役军衔,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授予预备役军衔。正是这一规定,使得陈毅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陈毅是国务院副总理,这是一个真真确确的政府职务,但同时,陈毅也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军队职务。这就使得陈毅的军衔授予变得模棱两可,可以说授与不授都可以。然而陈毅本人是非常渴望得到这个元帅军衔的。刘少奇之所以提出反对意见,正是因为陈毅在政府有职务,按照毛主席的规定,他不属于应该授衔的人员。除此之外,刘少奇似乎更希望粟裕能够被评为元帅。 在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刘少奇曾短暂在新四军工作了一段时间,而那时新四军第一师的师长正是粟裕。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刘少奇便重返延安。尽管他与粟裕的工作交集只有短暂的一年,但刘少奇对粟裕的评价却非常高。他在华东局扩大会议上公开赞扬了粟裕率领的新四军第一师的表现。到了1945年,刘少奇回到延安,由于毛主席前往重庆进行谈判,刘少奇便接替毛主席主持中央工作。 在此期间,华中局来电请示军区领导分配事宜,提议由粟裕担任军区司令,张鼎丞担任副司令。刘少奇对此表示同意,但他并未预料到粟裕会如此谦虚,主动推荐张鼎丞担任司令,而自己只愿意担任副职。然而,华中局并未批准粟裕的请求,于是粟裕又向中央提交了报告。但即使收到粟裕的电报,刘少奇也不认为粟裕完全有资格担任司令员,便致电要求华中局执行人事安排。但粟裕仍非常坚持,刘少奇没有办法只得同意。 到了1946年,粟裕在苏中战役中取得了七战七捷的佳绩,刘少奇得知这个消息后,兴奋不已,特意安排了一场家宴,邀请了朱德、彭德怀等人共聚一堂,畅饮一番。事实上,粟裕的战功确实足以使他获得元帅衔,只是粟裕的资历尚浅。对此,毛主席对也非常欣赏粟裕的才,也有意授予他元帅衔。但是,粟裕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却多次婉言谢绝,这种不争名夺利的精神让毛主席深感敬佩。 至于陈毅的元帅军衔,尽管刘少奇反对陈毅获得元帅军衔,但周总理却坚定支持他。最终,在周总理的协调下,陈毅成功入选十大元帅名单,成为开国元帅之一。

0 阅读:0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