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粟裕落难,被迫连做8次检讨,毛主席:他为公还是为私? 1958年,粟裕将军陷入了一场严重的困境。千人大会上,他连续做了八次检讨,试图平息事态,然而非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使事态愈发严重。最终,毛主席亲自出面,为粟裕将军辩护,这场风波才得以平息。在千人大会上,某几位元帅对粟裕的批评言辞激烈,但也有三位元帅选择了沉默。那么,这三位沉默的元帅是谁呢? 1958年,粟裕遭受批评的主要原因是他冒犯了两位半元帅,这当然与粟裕的个人性格有直接关系。粟裕向来都是从实际出来,实事求是的研究处理问题。在战争年代,这种性格对于取得胜利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和平年代,尤其是粟裕担任总参谋长的高位时,这种性格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具体的问题就体现在他的工作上。 有几个事件相信大家都听过。首先,聂荣臻元帅认为毛主席要处理的事务过于繁重,为了减轻毛主席的负担,他擅自将军委汇报给毛主席的报告进行了精简,结果引发了毛主席的不满。 根据张震将军的回忆录《难忘的中南海居仁堂》记载,1952年7月24日,毛主席在颐年堂召开会议时,说“我发现军队系统的菜不够吃!”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毛主席觉得看到的报告太少了,有些不高兴。聂帅为此事作了检讨,粟裕也认为自己有责任,于是也作了检讨。然而,正是这份检讨引发了问题。毛主席将粟裕将军的检讨与聂帅的进行了对比,并对粟裕的检讨给予了好评,还让不少同志传阅。不料,这个举动却引起了聂帅的误解。 第二件事是关于与彭老总之间的误会,我们在此不做详细阐述。然而,正是由于这一事件,粟裕将军在1958年不得不做出违心的检讨,而且连续进行了八次。在会议上,许多粟裕将军曾经的战友都站出来指责和批评他。然而,有三位元帅却没有发表一句话。 第一位就是林彪元帅。林彪很少夸赞别人,但对粟裕却赞不绝口,他对粟裕非常欣赏,而且两人都有都被称为战神。就连1958年粟裕将军被限制接触军队时,林彪还鼓励他多去军队走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彪非常重视粟裕。 第二位是罗荣桓元帅,罗荣桓元帅长时间参与政治工作,对军队系统的成员非常熟悉。他深知粟裕的品性,因此选择在粟裕将军遭受批评时保持沉默,来表示对粟裕将军的信任。 第三位是贺龙元帅。贺龙元帅性格耿直,他明白自己这次对粟裕的批评是错的。当粟裕受到批判时,他感到同情,所以他选择保持沉默,没有说一句话。随着事件的不断升级,毛主席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他亲自出面为粟裕撑腰。 毛主席表示,粟裕将军在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是为大家的公,到北京后是为了公还是私,不能说他一切都是为了私吧,大家都来判断一下。在毛主席的表态后,陈毅元帅立即明白了其中的言外之意。 于是在1958年7月14日粟裕进行第二次检讨后,陈毅元帅主动上台,握住粟裕将军的手表示支持,并带头鼓掌,表示通过。
1958年粟裕落难,被迫连做8次检讨,毛主席:他为公还是为私? 1958年,粟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6 01:53:46
0
阅读: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