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军委副主席,遵义会议期间立下大功,建国后官职却越来越小 一个能让毛主席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3 03:37:07

他曾担任军委副主席,遵义会议期间立下大功,建国后官职却越来越小 一个能让毛主席亲自站出来为他拉票的人,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官职越做越大,声望越来越高才对,但是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却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手握军权,曾经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高位,但是在七大之后官职却越来越小了,甚至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个人的名字叫王稼祥。 王稼祥是1906年生人,出生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1925年时进入上海大学附中学习,此后不久就加入了共青团,9月份的时候又被组织派到了莫斯科深造,也是那段时期,他结识了王明、博古等来自中国的同志们,和共产国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 王稼祥从年轻时就结识了非常多的人脉,这也让他在很早就进入到高层的位置,1930年回国之后,他先在上海一带活动,之后又到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政部主任一职,之后的官职一路飙升,1931年甚至当上了军委副主席。 说起来这个时期,正是王明掌握中央大权的时期,由于王稼祥是王明同学的原因,因此王明对他颇为器重,曾连续多次为他提升官职。 王稼祥一开始对王明的主张也十分支持,但是后来逐渐发现王明的形式作风过于激进,开展的“整肃运动”连累了一大批同志被冤枉,造成了不少冤假错案,因此他觉得王明的举动已经隐约有“左倾”的苗头了,并逐渐开始和王明保持距离。 王稼祥在这段时间暗中保护了不少老同志,后来毛主席重新掌握大权之后更是积极协助他,帮助那些被冤枉的同志们平反,也因为此事,让毛主席对他颇具好感。 1934年,红军长征的时候王稼祥刚刚负伤不久,行动十分不便,因此博古就建议他留在湘赣地区以减轻军队的负担,是毛主席的一再坚持才让王稼祥得以参加长征队伍的。 值得一提的是,遵义会议期间,王稼祥带病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王稼祥也跟随张闻天的脚步指出了博古的错误,开始反对王明的“左倾”主义路线。此后博古与李德的军事指挥权被解除,王稼祥进入新成立的军事三人团,而且他还投出了关键的一票,帮助毛主席进入了军事指挥团。 原来王稼祥早就看出来毛主席才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虽然博古和他是同学,但是在决定中国未来的大方向上他还是更看好毛主席,也是这次大义之举才让毛主席在后来的七大会议上亲自为他拉票,希望王稼祥能当上中央委员,但事与愿违,王稼祥最后只当上了一个候补委员。这件事情说来也是可惜,原来王稼祥在那段时间身患恶疾,并没有到场开会,再加上他曾经与王明关系密切,所以才没有当选中央委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稼祥担任驻苏联大使,利用自己的人脉,为中国争取了不少援助,1956年“八大”会议上,他被选为中央委员,然而,到了1962年,七千人大会之后,王稼祥却意外卷入到了外交方面的路线斗争当中,被撤销了职务,此后长期赋闲在家,主要读书学习,也因为这个原因,建国后,王稼祥的名气并不大,而且官职也越来越小。 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王稼祥也受到了冲击,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终于在1974年1月25日那天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68岁。1979年,王稼祥平冤昭雪,恢复了一切名誉,1981年,他又被评为建党以来38名卓越领导人之一。 ​

0 阅读:81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