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作战前夕,许世友绝密行踪被暴露,老将军智用“三板斧”揪出内奸 对越自卫反击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13 00:37:06

对越作战前夕,许世友绝密行踪被暴露,老将军智用“三板斧”揪出内奸 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许世友将军刚接到军令,秘密前往南宁,外媒就登出了他的出行路线。 要知道,许老将军的行踪是绝密,他当场暴怒:我们内部必有奸细! 大战在即,就在高层为此忧心不已时,老将军却粗中有细,靠着“一打二遣三唱歌”,在极短的时间内揪出内奸,令人叹为观止。 到底是谁泄露了行踪?许世友又是如何揪出越南特务的呢? 对越作战前夕,东线总指挥许世友绝密行程遭泄露 胡志明去世后,中越关系陷入僵局,黎笋政府在苏联的扶持下,开始膨胀扩张,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要当“世界第三军事强国”,一心要组建“印支联邦”。 不仅大举进攻老挝和柬埔寨,还与我国反目成仇,公然在云南、广西等边境撒野。 昔日徒弟造反,令许世友将军勃然大怒,徒弟竟然敢打师傅了。 原本对越反击战的将领,初定为徐向前和粟裕。 可徐帅身体欠佳,另一方面,他本就是国防部长,对中越开战这样的大事,不仅知情还要参与部署。 换句话说,他是背后决策者,需要坐镇国内掌控全局,并不方便亲临一线指挥。 当时粟裕的呼声也很高,他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上经验丰富,可惜他在早年间战斗时,有三枚弹片进入脑内。 因位置凶险一直没有取出来,年纪大了时常头痛,也不适合指挥对越作战。 此时74岁的许世友,主动请缨披挂上阵,而且他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和越南距离较近,对边陲的情况也更为了解。 中央率先抽调的,自然也是附近军区的部队,这样看来,许世友反而是最佳人选。 中央决定派出东西两线同时出兵,东线兵团由第41军、42军、43军、54军 55军,不包含149师的50军组成,从广西出击,由许世友挂帅。 西线兵团由11军、13军、14军和第50军的149师组成,从云南出发,由杨得志指挥。 老将军怒拍桌子:我们内部一定有越南奸细!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是可忍,孰不可忍! 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从广东秘密前往广西南宁,欲做好战前准备,打越南一个出其不意,因此许老将军的行程,保密级别是非常之高的。 为了防止行程暴露,解放军都是在夜间行军,军车也经过伪装,身在南宁的市民都不知道,此时部队正在集结。 谁知许世友前脚刚落地,外媒便刊登出:“中共著名老将许世友,到达广西首府南宁活动”,还是白底黑字,大写加粗的。 此消息一出,举世哗然,国外的记者竟然比南京市民,还先一步得知“内部参考”,使我军的行程成了笑话。 许世友重重地将报纸,摔在了军事会议的桌子上,气愤地说道:“我们内部一定有越南的特务!”随后暂停了一切军事部署。 大战在即,挨个排查耗时耗力,还会影响军心,可是扎进肉里的钉子,又不能不拔。关键时刻,许世友用了三招妙计,一举锄奸,他是怎么做的? 许世友使出连环三妙招,宁可错遣,不可错放! 这是许世友将军,智商爆表的神操作! 上期咱们讲到,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许世友的行踪莫名被泄露,定是内部出了奸细! 当时得知许世友路线的军中高层,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同志,不可能存在泄密。 能这么快这么准地掌握我军秘密,奸细很可能隐藏在南宁的部队之中。因南宁和越南离得很近,或许很早就被渗透了。 许世友第一招打猎,他不研究军事图,而是带人出去打猎,游山玩水。 外媒又对此烟雾弹,做了一番报道,其实他是在暗中勘测地形,吸引越南间谍的注意。 果不其然,在他“游玩”期间,我国情报机构立刻锁定了19个可疑分子。通过排查发现他们都是,中越铁路国际联运系统的工作人员。 当时中越两国关系较好时,为了方便贸易交流,特意组建了该机构,其中有许多人来自越南,或者有姻亲关系。 靠唱军歌揪出两内贼,对越作战大获全胜! 这些人关系复杂,一时间难以鉴别,许世友又使出了第二招遣送。 在他看来,与其费时费力地甄别定刑,不如全部遣送回越南,若有误判,可以在战后重新回到中国。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 紧接着,许世友大手一挥,祭出了第三招唱军歌。 他重点组织了南京的机关部门,以及直属军队,以日常活动为名,开展全员唱军歌活动,并由干部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进行监督。 早年间一些边境的越南籍特务,生活习惯各方面早已融入当地,甚至参军入伍。但他们唱歌时的越南腔,是很难改过来的。 果然在大合唱中,有人磕磕绊绊,被揪出来两个内奸,一名是情报参谋,一名是军需参谋。 好在许世友当时,还没制定具体作战方案,内奸也就是泄露个行程,没有造成重大损失。 这二人被依法处理,而解放军也终于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地奔向前线了。 在许世友将军的带领下,东线作战取得圆满胜利,老将军更是一度剑指越南首都,将越南人吓得瑟瑟发抖。 您对许世友的三条妙计怎么看呢?

0 阅读:1071

评论列表

朝酒晚舞

朝酒晚舞

10
2024-12-14 07:29

胡说八道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