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吉鸿昌遇难,妻子花了8万大洋赎回他的遗体。然而,不久后,妻子竟然疯了,睡大街、吃烂菜,后来直接失踪了。可15年后,妻子竟然出现在开国大典上…… 1930年,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战败后被迫接受蒋介石的改编,吉鸿昌成为了改编后22路军的总指挥。 然而,吉鸿昌早已与共产党建立了接触并认同其抗日立场。 当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进攻鄂豫皖苏区时,吉鸿昌表面上服从命令,实际上公开宣布起义。 但由于响应者寡,起义未能成功。 蒋介石为了防止吉鸿昌成为日后的威胁,决定将其派往海外“考察实业”。 1931年,吉鸿昌无奈地离开了中国。 然而,上海爆发的“一·二八事变”改变了吉鸿昌的命运,他急忙回国,响应国家的呼声。 4月,他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他不仅关注国内局势的变化,还积极与各方力量接触。 进入1933年,吉鸿昌成为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重要领袖。 在冯玉祥、方振武等抗日将领的支持下,吉鸿昌从家中筹集6万元购买武器弹药,加上苏联的援助,展开了对日作战。 同年6月,吉鸿昌率领部队成功收复宝昌,并迅速转向多伦展开进攻。 多伦的守军由日军和伪军构成,吉鸿昌深知正面进攻的困难,于是决定采取里应外合的方式。 最终,鸿昌的部队成功收复多伦。 然而,吉鸿昌的抗日行动并未得到长久的支持。 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吉鸿昌的部队在北平附近展开了多次行动。 尽管他曾谋求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但在国民党军队的压力下,吉鸿昌最终被迫与蒋介石政府进行谈判。 谈判过程中,吉鸿昌巧妙地策划了逃脱方案,成功脱身。 1934年,他回到天津,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然而,1934年11月,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召开秘密会议时遭到国民党特务的袭击。 尽管吉鸿昌奋力反抗,但仍然在混乱中被捕。 国民党政府最终决定将他处决。 1934年,吉鸿昌在北平被以“叛国罪”和“叛党罪”判处枪决。 最为悲痛的,莫过于他的妻子胡洪霞。 在吉鸿昌被捕之前,胡洪霞一直是丈夫坚定的支持者。 婚后,她不仅帮助丈夫在政治和军事上出谋划策,在吉鸿昌的军事行动中,胡洪霞多次亲自参与,甚至亲自将武器送往前线。 然而,随着吉鸿昌的被捕,胡洪霞为了赎回丈夫的遗体,她不得不卖掉了家中唯一的房产。 她失去了所有的支撑,独自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为了逃避敌人的迫害,胡洪霞经常面临国民党特务的骚扰。 特务们监视她时,发现她的精神状况开始出现问题。 胡洪霞从一个理智清晰、果敢果断的女性,变成了街头流浪、神志不清的疯女人。 邻里之间传言,她的精神崩溃与失去了孩子有关。 此前,她要求领回丈夫的遗体,却被敌人拒绝。 胡洪霞在悲痛中撞向铁栏,血流如注。 看守士兵被她的目光震慑,最终提出以8万块钱为条件才能交出吉鸿昌的尸体。 胡洪霞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财产抵押,终于将丈夫的遗体带回家中。 她亲手为吉鸿昌擦洗面容,替他更换衣服。 安葬之后,胡洪霞带着孩子搬出了天津。 国民党的特务频频找上门,逼迫她指认共产党成员。 胡洪霞拾捡垃圾,制造自己疯癫的假象。 趁机,胡洪霞与党员联系,迅速离开天津。 她带着孩子重新开始,改名为傅博英。 她不仅默默奉献,还编写了《吉鸿昌就义前后》一书,。 新中国成立后,胡洪霞受邀参加了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 此后,她回到天津,继续从事教学工作。 吉鸿昌牺牲时,他的女儿吉瑞芝仅有不到三岁。 尽管年幼,吉瑞芝记得父亲给她买苏打饼干,带她荡秋千,甚至有时会在地上扮作她的战马。 1934年,吉鸿昌带吉瑞芝逛天津劝业场,并给她买了粉色连衣裙和皮鞋。 这次外出后不久,吉鸿昌很快遭到杀害。 吉瑞芝的家庭一直隐姓埋名。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吉瑞芝和她的兄弟都非常重视教育。 他们的母亲胡红霞,尽管生活贫困,却依然坚持工作。 1949年天津解放后,吉瑞芝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特别是1950年天津市举办的万人控诉大会上,她勇敢地发声,控诉那些曾加害于她父亲的罪行。 随后,凶手被法办。 吉瑞芝在成年后的生活中,一直致力于传承父亲的精神。 她拒绝了前往苏联留学的机会,选择留在国内。 她的母亲在其晚年得到了儿女的悉心照料。 参考文献:[1]汪现义,欧阳斌.抗日名将吉鸿昌体育实践述略[J].兰台世界(上旬),2013(12):21-22
1934年,吉鸿昌遇难,妻子花了8万大洋赎回他的遗体。然而,不久后,妻子竟然疯了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2-05 23:19:46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