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宋子文在参加某宴会时,忽然打了一个饱嗝,随后脖颈一软,居然再也没醒过来。妻子张乐怡在一边哭得梨花带雨,她与宋子文44年的婚姻,一直为人称道。 1971年65岁的宋子文在美国旧金山的一处友人家中突然去世。 因为进食时不慎呛到,导致窒息死亡。 蒋介石在得知消息后,他没有表现出任何伤感,反而在日记中提到宋子文是罪人批评他的政治行为。 宋美龄本来打算亲自前往美国为哥哥送葬,但她的航班在最后时刻被取消了。 宋子文上海望族出身,早年赴美国留学,并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1933年,他创办了中国建设银行。 他不仅与孔祥熙合作掌控了中国银行,还通过多元化投资建立了庞大的财产帝国。 宋子文的财富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及,他控制的资产金额高达1亿美元。 然而,抗战爆发后,他在中国沿海的许多产业被日军摧毁,美元资产在战火中几乎全盘瓦解。 1942年,由于财政政策失误,宋子文卷入了政治危机,导致他辞去了财政部长职务。 战后,宋家曾尝试将部分财产转移到香港和新加坡,但这些资产与宋家在中国大陆的庞大财富相比,仅仅是冰山一角。 随着国民政府的败退,宋家在大陆的财富几乎被清空。 从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姻开始,宋子文便对这桩政治联姻充满反感。 作为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直言不讳地反对蒋介石,认为他不过是借助权色交易上位的政治投机者。 尽管宋美龄对蒋介石的爱慕坚定,但她的大哥对蒋的看法并未改变。 宋子文的财政政策也日益受到蒋介石的批评。 尤其是在1942年“黄金案”之后,宋子文的决策被视为导致国民政府财政困境的罪魁祸首。 1963年,宋子文选择回到台湾。 虽然他认为自己仍有足够的能力为国家贡献,并且性格变得更加温和,但他与蒋介石的关系依旧冷淡。 宋子文曾希望能够与蒋介石达成和解,然而,蒋介石并未给予他任何回应。 宋子文在台期间,承诺的重返政坛的机会没有兑现,最终,宋子文意识到自己与台湾政坛的联系已经彻底断裂,再次离开台湾。 他的私生活也令人注目。 1927年宋子文在庐山考察,张乐怡的父亲富商张谋之,是一场宴会的东道主。 她的风采并非出于刻意的张扬,而是如清流般自然。 张乐怡年仅20岁,青春正盛,既有家教,也懂得应酬。 初见时,虽然年纪相差13岁,但这并没有阻碍她对宋子文产生好感。 而宋子文虽已是身居高位的中年人,宴会过后,两人并未急于离开庐山,而是顺势展开了几天的游览。 张乐怡对宋子文的了解逐渐深入。 她对宋子文的关注并不单纯,而是出于对他过去情感的好奇。 在一次谈话中,宋子文终于吐露了他曾与盛家七小姐盛爱颐的往事。 十年前,宋子文还是一个贫困的年轻人到盛家工作。 盛爱颐是盛家之女,家世显赫。 然而,阶级的差异最终让他们的爱情无疾而终。 当宋子文决定离开时,他曾请求盛爱颐与他一起走,但她只送给了他一把金叶子。 张乐怡听后,虽然心中有些许不安,却也更加坚定了对宋子文的爱意。 1928年秋,张乐怡嫁给了宋子文。 这一年,宋子文刚刚担任财政部长职务,两人婚后,张乐怡的生活不仅充满了风光,也承受着来自外界的各种关注。 她的风采成了无数人的谈资。 在1930年,宋子文再次遇到了盛爱颐。 那时的她,依旧风姿绰约。 这一相遇,让宋子文再度感受到年轻时的情感波动,但他心底明白,那段过去的爱情已经无法再度重燃。 张乐怡察觉到了丈夫与盛爱颐之间的微妙关系,心中不免委屈。 然而,张乐怡最终深得宋子文的宠爱。 而宋子文对她的爱,虽然不再年轻,却越发深沉。 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的衰败,宋子文带着妻子张乐怡逃往美国。 在纽约的岁月里,张乐怡和宋子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 三女儿的成长,成了他们最大的安慰。 张乐怡虽然融入了美国的生活,但心中始终难以忘怀故土,特别是庐。 直到1988年,她在纽约静静地离世。 参考文献:[1]陈永祥.抗战时期宋子文争取美国经济援助评析[J].历史教学,2004(4):26-30
1971年,宋子文在参加某宴会时,忽然打了一个饱嗝,随后脖颈一软,居然再也没醒过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2-05 11:44:28
0
阅读: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