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看到林伯渠儿子相貌后大吃一惊,连忙问邓子恢:那个孩子跟你长得一模一样,当初是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2-03 20:56:58

朱德看到林伯渠儿子相貌后大吃一惊,连忙问邓子恢:那个孩子跟你长得一模一样,当初是不是搞错了? 1952年的时候,时任北京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的邓子恢,在年底带着家人一同搬到中南海住下。那时候,林伯渠的住处与他家不远,于是两家的小孩林秉苏和邓苏生经常结伴在一起玩耍。 时间一长,同样住在中南海的朱德老总、刘少奇等领导,也逐渐对这两个小男孩熟悉了起来。 有一回,朱德去食堂吃饭,正好看到林伯渠儿子林秉苏也在排队打饭。由于之前都是匆匆照面,此次近距离相遇,朱老总就和蔼可亲地上去同小家伙聊了几句。 岂料,当他走近看到林伯渠儿子的相貌后,却立即大吃一惊地连连后退。随即,他连忙朝坐在不远处吃饭的邓子恢问道:“你赶紧过来看看,那个孩子跟你长得一模一样,当初是不是搞错了!” 正在吃饭的邓子恢闻言,却毫不在意地起身前去,而且还特意拉上自己的儿子邓苏生到朱德老总面前,笑道:“老总啊,怎么会搞错呢?我儿子不是在这里嘛!” 见邓子恢不相信自己所说,朱德老总就把两个孩子拉到一起看看,然后认真地对邓子恢说道:“我看秉苏长得很像你,而苏生却越来越像范乐春!” 然而无论朱老总怎么劝说,邓子恢却始终坚持孩子没有搞错。不久后,中南海内议论此事的人越来越多。为此,党组织指示尽快查清此事,以免舆论发酵伤害到无辜之人。 那么,林伯渠和邓子恢是否真的抱错孩子?这究竟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在战争年代的时候,我党人员为了抗战、工作等等原因,不得不忍痛将孩子寄养在一些老乡家中抚养。 而林伯渠和邓子恢的孩子,亦是如此被放在当地老百姓家中照顾。直到1949年8月的时候,当解放军解放了会场城,于是就托人四处寻找林伯渠、邓子恢两人的孩子。 在当地组织和老百姓的帮助下,他们两家的孩子都被找到。然而由于时间太长,当年收养这两个孩子的老乡亦是记不清他们真正的身份。 之后,负责前去寻找孩子的人根据一些仅有的线索,就认为其中一个叫范宜德的孩子是林伯渠之子,另一个名叫赖亚平的男孩则是邓子恢的儿子。 但是孩子接回去后,邓子恢的妻子陈兰却总是感觉不对劲。她仔细看过孩子的相貌后,亦是认为不是很像邓子恢。 于是她提出做血型坚定,但是邓子恢却说道:“他们俩都是革命后代,我们是共产党人,孩子并不是私有财产,何必做这些,没必要!” 就这样,两个孩子都被各种接回来抚养、照顾,自从后改名为邓苏生、林秉苏。直到后来大家都觉得不对劲,甚至纷纷议论。 为此,党组织为了查出真相、平息议论,指示尽快彻查此事。后来,一个叫郭发仔的妇女被找到,再三追问之下,她才哭着说出了两个孩子真正的身世。 原来,郭发仔就是当年收养邓子恢儿子和林伯渠儿子的人。由于后来情况困难,她将林伯渠的儿子送给了其他人抚养,此后下落不明。 出于愧疚不安,所以当林伯渠夫妇前来寻找孩子时,她就说剩下的孩子就是林伯渠的儿子。 直到后来邓子恢在江西考察工作时,出于感激还特意写信感激她。她良心不安,所以就对前来送信的工作人员说出了背后真相。 很快,当地工作人员将郭发仔的信分别寄给邓子恢和林伯渠。得知真相后的他们感慨不已,决定把两个孩子换过来。 于1954年的春节,两家特意举行了一个特别换子仪式,并将真相告诉了两个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后,他们并没有忘记曾经疼爱自己的养父母,以及当年养育自己的老区百姓们。 长大后,他们立志发愤图强,以自己所学之识来报答国家和人民,如此不负养育、教导之恩。

0 阅读:33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