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微习惯:多想一步
海边的酱酱
2024-11-26 17:42:20
最近在阅读《结构化思维》这本书看到一句话:
"系统而有序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深入地分析问题,相对于无序的思维方式,它更加成熟,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想了下职场中结构化思维的思考顺序:
❶ 大部分基层执行都能做到第一步的结构化分解:复杂问题拆解、分类和归纳,达到简化问题、清晰表达的目的,比如,为了解决公司大量库存积压滞销的问题:
收集并处理数据,系统导出并收集各事业部、渠道、门店、产品线、SKU的滞销数据,整理匹配汇总表
❷ 工作流转到中层,会进入结构化思维的第二步: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通过构建清晰的思维框架,使得思考过程更有序,便于他人理解和接受
一般中层能想到将以上结果可视化,数字语言转化为商务语言,并筛选重点:设置滞销核算指标(如存销、库存数)、选择滞销表中top10产品作为重点、使用正确的呈现工具(柱状饼图简单高亮而非使用excel原表迷失重点
❸中层管理的思维惯性会在结构化思维第三步,在数据分析基础上探寻原因,除了呈现问题,还应该向下再探寻底层原因以向上汇报,比如:产品线铺设广、无效sku多、销售kpi设置(只负责下达需求而不善后库存)、采购部门计划不合理、无效的库存管理等
到以上为止,可能只是执行层和中层管理的思考维度
如果再向上多想一步
就是管理层的“系统化思维”:
把一系列零散的问题进行有序整理,以全面的整体视角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比如以上问题,除了数据收集汇总+呈现方式+探寻原因之外,作为管理层,还需要找到决策方向+落地方式:出具详细的库存清理方案、思考各部门需要实施的配合:如何推动营销部门引导降价销售、制定买赠活动并测算毛利影响、推动采购部门优化采购计划、要求供应链提高库存管理和预警等
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的各个层面和相互关系,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这就是系统化思考
结构化思维+系统化思维,先拆解再串联
职场中凡事多向上想一步
理解规则,利用规则,才能成为规则的受益者
0
阅读:0
雀
整体层层递进的思路基本是:What(问题的整理汇总)➡️Why(探寻根本原因)➡️How(如何采取措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