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被判死刑枪毙时,中央派人匆匆赶到刑场:枪下留人,毛主席有新

乐荷谈文化历史 2024-11-20 12:27:53

他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被判死刑枪毙时,中央派人匆匆赶到刑场:枪下留人,毛主席有新指示 说起开国中将吴瑞林的名字,世人皆知他是毛主席的心腹爱将。无论是在抗日战场上,或是建国后的抗美援朝中,骁勇无敌、所向披靡的他都立下了不赏之功,因此才会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中将军衔。 一直以来,毛主席对他亦是非常信任、器重。特别是在工作上,吴瑞林每次提出的一些意见,毛主席都会非常重视,经常同他细细分析、详谈。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后来的六十年代,吴瑞林将军却突然被判处死刑。然而就在他即将被枪毙时,中央派人匆匆赶到现场,并高声大喊地阻止了行刑:“枪下留人,毛主席的信来了,毛主席有新指示!” 吴瑞林将军是四川巴中吴家河人,原名为吴尚德,出生于1915年的一个贫苦家庭。其父亲因病重早就去世,独留寡母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兄妹四人抚养长大。 孝顺的吴瑞林从小就体恤母亲的辛苦,不到五岁就开始帮着家里打猪草、砍柴、耕地,竭尽全力地做一切家务活。 母亲十分心疼他,同时也知道这样下去会毁了他的一生。于是,母亲四处求人,希望能让吴瑞林进私塾认字读书。 后来一个老先生见吴瑞林天资聪慧,于是就让他私塾里做些打杂的活儿,空闲时可以跟着学生们一起上课。就这样,力求上进的吴瑞林终于有了读书的机会,此后更加发愤图强、认真学习。 在他十岁的时候,母亲的身体愈发病重。为了照顾母亲,他不得不跟着同乡前去砖瓦厂做工。 小小年纪的他不辞辛苦、不曾抱怨,咬紧牙关地替母亲挑起生活的重担。而正是年少时期的这些经历,却锻炼出了他坚毅、认真的坚毅人格。 1932年的时候,吴瑞林偶然接触到进步思想,毅然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表现优秀的他被批准入党,之后还跟着红军部队参加了长征。 在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一路成长他担任了中共鲁东南临时特委书记、以及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政治委员、山东军区警备第二旅旅长兼任政治委员等等。 而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深受组织信任、其中的他又被升任为辽东军区参谋处处长、东北民主联军安东军区司令员等等,后来在辽沈、西南等等战役中立下不少功劳。 建国后,他在1950年时担任志愿军四十二军军长一职,跟随彭德怀元帅远赴朝鲜作战。 “抗美援朝”战役期间,吴瑞林率第42军深入敌阵、拼死作战,一举歼灭敌人两万多。然而正是由于长期作战劳累,使得其身体健康严重受损。 后来毛主席接见他的时候,亦是忍不住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我听说你在战场上累得几次吐血,这到底怎么回事?如今见你,我心里很难过,你太瘦了,瘦得我一把就握住了你的手。” 对于毛主席的真挚关心,吴瑞林的眼睛湿润了,随即说道:“那时候我虽然吐血了,不过对群众一职采取保密状态,下面的干部也都不知道。彭老总把他的药送给我,后来突破三八线的时候,我是坐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的。” 听到这里,毛主席的心更加难受,感慨地说道:“正是有了你们这些同志拼死坚持战斗,所以我们才什么都不怕!” 关于吴瑞林将军的赫赫战功,想必文者们皆都知晓,无需笔者赘述。但是令人没想到,在六十年代的时候,他却因一些同僚关系惨遭排挤、无限,最后甚至被判处死刑。 但是就在他即将被行刑枪毙时,中央派人匆匆赶到刑场大喊:“枪下留人,毛主席有新指示!” 在毛主席的力保、信任下,吴瑞林将军这才被保住性命。后来其冤案被平反昭雪,他亦是恢复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0 阅读:2
乐荷谈文化历史

乐荷谈文化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