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人类命运4
世阳聊过去
2024-11-14 15:29:09
这次温暖湿润的气候持续到了公元前29年,那年中国下了一场大暴雪,意味着第二次大降温到来。气温降低导致农业减产,饥饿的农民和腐败的官僚,催化了历史周期律的过程,农民起义军为改革失败的王莽送上一曲葬歌,随后建立的东汉,一直处于气温下降的大环境里。于是游牧部族向农耕区迁徙的剧本又上演了。南匈奴渗透到山西临汾,乌恒和鲜卑迁徙到内蒙古阴山一线,羌人在凉州作乱百年。
公元168年,名将段颖向汉桓帝汇报说:“自云中、五原西至汉阳两千余里,匈奴、诸羌并擅其地。”也就是说,游牧部族定居在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在汉末三国到来以前,已经把中原农耕区给包围了。
随着汉末三国的乱世,曹操和袁绍都用过游牧部族的骑兵,那些人口不足的地方,他们继续内迁游牧部族,用来填充人口。到了西晋,八王之乱打得赤地千里,内迁的游牧部族发现机会,立即起兵争天下。经过三百年的酝酿,五胡乱华就这样来了。
西域大国楼兰也是这个时期消失的。因为随着气温降低,天山的冰川蔓延,导致罗布泊干涸。没有了水源,城市和农业自然不能维持,于是楼兰迅速衰败。公元400年高僧法显西行,路过楼兰故地,发现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曾经繁荣的楼兰古国,消失得无影无踪。欧洲日耳曼部族忍受不了严寒和饥饿,顺着草原迁徙到罗马边境,军力强盛就抢劫罗马村镇,打不过的就加入罗马做雇佣军,最后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部族东征西讨,欧洲进入蛮族人侵的黑暗时代。
第二次大升温是公元600年前后的事了。全世界恢复温暖湿润的环境,农耕区重新向草原扩张,中国长城附近的地区,也能经常丰收并储备粮食,从而成为军队远征的前沿基地,中国便迎来辉煌绚烂的大唐盛世。
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现在有很多气温低下的无人区,但在那个时候,这些无人区都是肥美的牧场和农田。有农田就有粮食,有牧场就有战马,而农牧经济又能促进人口增长,吐蕃迅速崛起成强势政权,与大唐在四川、西域、河西走廊展开全方面的竞争。
不止吐蕃崛起,阿拉伯半岛也出现大量新绿洲。这些绿洲养育的人口和粮食,与伊斯兰教的教义结合在一起,便打造了东征西讨的穆斯林大军,他们的兵锋东到撒马尔罕,西至西班牙,南抵波斯湾,北占土耳其,建立了横跨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欧洲也结束混乱的战争,开始恢复生产,进入中世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