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4

世阳聊过去 2024-11-06 00:13:12
这时期最有代表性的包括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显卡公司 NVIDIA(英伟达,英伟达市值在前段时间超越苹果登顶世界市值最大公司) 。创始人黄仁勋,生于台湾,毕业于斯坦福,任职于 LSI 和 AMD ,然后创办 NVIDIA 。在硬件制造业移到台湾后,半导体业的整体利润就被大大地压缩了,改变了半导体和计算机硬件行业的游戏规则。于是以前的半导体公司为了竞争的需要都纷纷将工厂外移。到后来,大家发现一些低端的设计也可以拿到台湾去做,硅谷的硅含量就越来越低了。 德国的鲁尔兴起于采煤和炼钢、美国的匹兹堡和底特律分别靠钢铁业和汽车业发达,但是,随着这些工业的饱和和衰落,相应的城市也渐渐衰落了。当半导体公司开始离开硅谷时,不少人也怀疑过是否有一天硅谷会步匹兹堡和底特律的后尘,可是,很多年过去了,这种因产业变革带来的地域性衰退并没有在硅谷发生。事实上,没有了半导体,硅谷反而更加繁荣了。 硅谷的灵魂是创新。硅没有了,创新的灵魂留下了,它保证了硅谷的繁荣和发展。当仙童和英特尔的神话已经成为过眼云烟时,在硅谷开创半导体公司的热浪仍然随着惯性持续了一段时间,人们很快在硅谷找到了新的金矿﹣软件业。 在信息时代,微软向全世界证明了计算机软件可以独立于计算机硬件系统成为一个赚钱的行业。同时(在企业级市场上)证明这一点的,就是甲骨文公司。在甲骨文和微软以前,计算机软件必须随着计算机硬件一起出售,无论是大型机公司 IBM ,还是小型机公司 DEC 和惠普。而 IBM 的商业模式是硬件、软件加服务的捆绑销售。过去要想用 IBM 的系统,必须买 IBM 的硬件,外加每年10%左右的高额服务费,它的软件不单卖。甲骨文公司尝试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并很快获得成功。就是一次性卖软件的使用权,而这在当时是对 IBM 商业模式颠覆性的革命。这样用户不再需要每年向 IBM 等公司缴纳高额的服务费了。甲骨文公司看中了当时市场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开发出和 IBM 相抗衡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很快靠卖软件的方式占领了市场,并且仅仅依靠数据库系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软件公司。后来连 IBM 也学着甲骨文卖软件了。甲骨文成功后,硅谷很多人纷纷效仿,办起了各种各样的软件公司。 当计算机软件创业的浪潮尚未平息,互联网又在硅谷兴起了。在互联网行业,除了当今世界上营业额和利润最高的 Google ,以及著名的 eBay 和雅虎在硅谷外,互联网新贵 Facebook 、著名的 Web 2.0公司 YouTube ( Google 的子公司)和推特( Twitter )都聚集在这里。

0 阅读:1
世阳聊过去

世阳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