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了新的军事格局。紧接着,中共中央决定在北平、天津和张家口地区与国民党主力展开战略决战,历史称之为“平津战役”。 进入12月,淮海战役仍在进行,蒋介石的防线岌岌可危。傅作义的国民党军虽有60万,但已如惊弓之鸟,心中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东南行政长官”,希望他能带队南撤。然而,傅作义深知南撤意味着被蒋介石吞并,思索着是否可以选择西撤。 与此同时,解放军通过情报得知了傅作义的撤退计划,决定迅速集结华北野战军和地方部队,直接奔赴平津地区,甚至不让刚从辽沈战役中喘息的东北野战军休整。 为迷惑傅作义,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策略:停止对太原的攻击,避免刺激傅作义,同时大肆宣传解放军在沈阳、锦州的庆功消息,营造出一种假象。 1948年11月29日,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如猛虎下山,向张家口发起攻击,平津战役正式开始。傅作义未曾料到,急忙调兵遣将,却已为时已晚。 解放军的攻势如暴风骤雨,傅作义试图组织反击,但解放军的真正意图是切断张家口与宣化的联系,形成包围。尽管傅作义识破了计划,调动部队加强防线,但35军在新保安地区遭遇包围,撤退路线被彻底切断,陷入绝境。 1948年12月14日,解放军成功包围傅作义的部队,关键的塘沽一战决定了傅作义的命运。尽管中共中央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傅作义却固执抵抗,最终决定发动进攻,迅速夺取张家口和天津。 至此,平津地区只剩下北平孤城。傅作义意识到形势严峻,愿意和平改编,平津战役就此结束。 平津战役的胜利不仅解放了华北,更为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奋斗,谱写了和平解放的壮丽乐章。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奠定了新的军事格局。紧接
鹏举谈历史
2024-11-12 12:32: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