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要塞之战堪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为悲壮的一幕,在这场战役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英勇无畏,凭借相对落后的武器装备,毅然决然地对抗装备精良的英国舰队,他与麾下四百余名官兵最终英勇牺牲,为国捐躯。 在关天培的葬礼上,林则徐满怀敬意地为其撰写了一幅挽联:“六载守金汤,问谁人忽毁长城,孤忠竟至身先死;双英同殒命,闻敌寇亦敬高节,英灵犹在貌如生。”挽联的上联意指虎门六年的坚固防线被内部的投降派所破坏,下联则表达了对关天培与游击将军麦廷章同时牺牲的深切哀悼,并提到就连英国侵略军也对关天培的英勇牺牲表达了敬意。 自关天培葬礼之后,林则徐常常陷入深深的悲痛与困惑之中,夜不能寐,难以理解为何一个泱泱大国竟无法抵御英国军队的进攻。经过深刻的反思,林则徐逐渐领悟到,要消除海上的外患,首要任务是清除人心中的软弱与畏惧。他主张了解夷情、学习夷技,即“师夷长技以制夷”。 为此,林则徐指派梁文杰组建了一个专门译写外国书籍的团队,旨在更多地了解外国情况,掌握海外知识,以唤醒国民的觉醒,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然而,令林则徐始料未及的是,对于虎门失陷这一重大事件,钦差大臣琦善却坚持认为问题在于自己未能及早将香港全岛割让给英国,或许这样就能避免虎门的沦陷。于是,他继续派遣包鹏与英军进行交涉。很快,交涉结果传来。 原本琦善还有些迟疑,但经过包鹏提出的两点理由;一是目前以武力无法夺回香港,二是若不割让香港,舟山、定海等地也难以收回——他迅速做出了决定。琦善擅自做主,将香港全岛割让给了英国,且未向朝廷奏报此事。直到海关监督豫坤上奏此事,道光皇帝才得知英军连续侵犯我国领土、强占香港的野蛮行径。皇帝不再选择隐忍,决定与英军决一死战。 在选定统帅人选的问题上,朝廷陷入了困境。此时,军机大臣王鼎提出建议,主张让林则徐戴罪立功,担任此重任。然而,这一提议并未获得道光帝的认可,原因在于道光帝坚信战争是由林则徐挑起的。 面对这一僵局,穆章阿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他认为应该派遣一位能征善战的将领前往平定叛乱。他所推荐的人选是湖南提督杨芳,此人被誉为道光朝的第一猛将,曾在镇压白莲教起义、天理教起义以及张格尔叛乱等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王鼎对此持不同意见。他认为杨芳老将军虽然勇猛,但年事已高,且多在西北地区作战,对于水战可能并不擅长。尽管如此,道光帝最终还是决定坚持启用72岁的杨芳老将军,派遣他前往广州镇压英军,以期收复香港。
虎门要塞之战堪称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最为悲壮的一幕,在这场战役中,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菲菲评历史啊
2024-11-12 12:04: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