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杀晁错,是对还是错?
琅琊人左史
2024-11-10 13:01:53
病急乱投医。
一
晁错是汉景帝刘启的老师,他是申不害、商鞅的信徒,崇尚集权,反对分封。
晁错建议刘启削藩,刘启同意了这个方案,未经仔细筹划就大力推行削藩。
刘启低估了诸侯王的实力,汉朝的诸侯王是有封地、有兵权的实权王爷,他们在封地有征税、征兵,甚至铸币的权力。
刘启想把他们的自主权收回,自然会激起强烈的反对。
吴楚七国叛乱,来势汹汹,大有灭了朝廷的趋势。
此时的刘启被吓得六神无主,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诸侯王叛乱总得找个由头,总不能直接说我们不同意交出权力,他们打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因为削藩是晁错提出的。
此时晁错的政敌袁盎就给刘启建言,杀了晁错,诸侯王们就会罢兵息战。
刘启已经慌不择路、饥不择食,此时有人给他出这个主意,他自然就答应了。
相比于大汉江山,区区一个晁错算的了什么,杀了也就杀了。
而晁错平时的人缘也出奇的差,大将军窦婴不给他求情,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甚至还上书要诛他三族。
晁错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上朝途中穿着朝服被腰斩,三族被夷灭。
晁错死后,诸侯王根本就没有罢兵,反而继续朝长安打来。
此时刘启才知道杀错了人,但已经无法挽救,后悔是没用了,还是组织平叛吧。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周亚夫横空出世,力挽狂澜,仅三个月就平定了七国之乱。
刘启也没想到平叛会这么顺利,早知道不杀恩师了。
二
汉景帝虽然是九五至尊,但也是个人,是人就会害怕,害怕就会让人丧失理智,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刘启只不过是把普通人该有的反应表现了出来。
普通人应对问题的办法通常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静下心来查看问题的本质。
七国之乱,根本不是一个晁错所能左右的,晁错只是把脓包提前戳破了,这个脓包破裂是早晚的事。
只有硬着头皮削藩才是当时唯一的出路,可惜刘启没想明白。
当时刘启面对大军压境,指望他能清醒思考,很不现实。
刘启搞内政是一把好手,预判形势和军事决策,甚至还比不上宋高宗。
再加上有小人进谗言拱火,又无人保晁错,那晁错就非死不可了。
三
那刘启杀恩师晁错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肯定是错的。
于公于私都错的离谱。
于私,晁错是他的恩师,杀自己的恩师,就是不义。
于公,晁错是他的大臣,且政务能力一流,杀他就是自断肱骨。
刘启杀晁错开了一个坏头,在当时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当时的大臣看到刘启杀恩师,三观尽毁,节操碎了一地。
世道浇漓,人心凉薄,以后谁还敢为他效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