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乐蓉谈文学 2024-10-19 13:19:06
🌟《陌生的阿富汗》[班卓]🌟 🍂 这书名,一看就不简单,这也不是一本简单的游记。 . 阿富汗,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度,一直以来给予人们的都是战乱纷争不断的负面印象。 . 关于这个国家,在新闻上看过许多,因此熟悉。但这个遥远的国度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纷争动荡?那里的人民又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因此,又甚觉陌生。我们对这个国家还有太多的不了解。 🍂 这样一个国家,显然不是一个安.全而合适的旅行地,如果一名外国人进入这里旅行,会发生什么? . 班卓,一位爱旅行爱写作的女性,在21年前,也就是2003年,美国“9.11事.件”过去不过两年时间,背上背包,独自从我国新疆出发,进入巴基斯坦,再到达阿富汗,并在那里转了一圈。 🍂 无法想象在二十多年前,一名异国异族女子独自来到这片不平静的土地上,会经历怎样的麻烦与危险,会经受怎样的审视和评判? . 班卓的文字却告诉我,这些都是我对这个国家的一种刻板印象。 . 这个国家正在艰难地开启重建,这里的人们也终究要面对并接纳这个开放喧嚣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不是原来想象中的混乱危险,而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在有限的条件下努力生活。 🍂 她在路上所遇见的那些人,对她多是无恶意的,有不解、好奇和试探,也有友好和热情。班卓以外族人的眼光观察他们,他们也以好奇的眼光观望这名外来者。 . 正如班卓从开始住旅馆时遭遇拒绝,到后来慢慢被接纳并给予她一些便利和帮助的过程,这个国家的人对异族女性和外来者从怀有戒心、拒绝到不解和好奇,再到慢慢释放内心的善意去接纳外来文化,这是一个缓慢而必然的过程。 . 他们热爱生活,在贫瘠的土地上努力营生,追求爱情,喜欢娱乐,也热情地邀请外国人喝茶交谈。 🍂 他们依恋自己的祖国,即使家园被毁,流落异国他乡,仍然只穿阿富汗长袍,保持家乡的生活习惯,心心念念将来某天战争结束后可以回到祖国—— . “我们会回去的。” . “我们无法忘记自己是阿富汗人。” 🍂 我突然想起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也许正适合用来描述这个国家的人民—— .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

0 阅读:1

评论列表

nono

nono

2
2024-10-19 18:04

偶然,见过几张70S那地方的照片,真真真跟现在完全不一样......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1
2024-10-19 18:25

10岁历史迷的孩子能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