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7位考古专家探楚墓

乐蓉谈文学 2025-02-19 15:46:53
🌟《发现武王墩》 🌟[主编:王珏] 🍂 两千多年前的湖北湖南、安徽、江浙等长江流域一带,是曾经称霸春秋战国的楚国所在地。 . 这片有着深厚文化历史的荆楚大地曾诞生过屈原等名人,也留下了分布广泛、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考古发掘的楚墓就超过了3万座。 🍂 在这其中,位于安徽淮南市三和镇徐洼村的武王墩墓,是迄今为止经科学发掘的规模蕞大、等级蕞高、结构蕞复杂、楚王级别的楚国高等级墓葬,墓主是楚考烈王熊元。 . 武王墩墓在2020年正式开启科学考古发掘之前曾遭遇过盗墓和破坏,为了减少文物损坏,保护历史遗产,考古部门决定进行抢 救性考古发掘,组建了多学科多机构的专家队伍参与发掘、保护和研究工作。 🍂 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是如何开展的?考古队面临什么样的难题,又是如何解 决的?两千多年前的这座楚王墓里藏着什么秘密?都有什么考古发现? . 在本书中,7位武王墩墓一线的专家带领我们进入考古现场,讲述考古发掘的过程和考古成果,揭开武王墩墓中埋藏千年的秘密,展示和解读从中发掘的墓室建筑、文物遗存和背后的楚国历史文化故事,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特性。 🍂 武王墩墓已经出土有大量的青铜器、漆器、木俑、乐器等珍贵文物,考古人员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各类文物进行细致妥善的提取和保护,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科学发掘”。 . 光是对椁室顶部大片竹席的提取,就采用了多种科学手段,比如“薄荷醇临时固型技术”,就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项技术,具有国际首 创性。 🍂 在椁盖板上有大量的墨书文字,考古人员通过红外摄像技术进行了扫描采集,并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进行封护,获取了近千字的楚系文字,由此可以进一步研究楚国墓葬营建和有关社会文化情况。 . 制作精良的漆木器通过化学手段进行清洗处理,比如我国独 创的乙二醛法,既保留了绚丽精美的花纹和色彩,也很好地保护了文物。 . 西室椁室里堆叠的两百多只形态各异的木俑也令人震撼,考古人员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这些脆弱的文物进行了提取整理和复原,还原两千多年前这片楚王的“兵马俑”场景。 🍂 “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由楚人屈原所作并传诵千年的诗句,既是辉煌灿烂的楚文化的描写,也是中国考古事业发展之路的体现。 🍂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