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视角下的明清史
乐蓉谈文学
2025-03-02 16:37:26
🌟《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陈宝良]
🍂
明清两代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相较于前朝来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和创新,而清朝则基本上继承了明朝的做法,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改变。
.
明清社会史专家陈宝良教授的著作《清承明制》从明清两朝的国家治理、制度演变,到思想文化、社会组织和特殊群体等多个落点,结合史料梳理、对比和分析明清两朝社会世俗化的特点和变化。
🍂
本书有意思的地方是,除了上层制度,作者更多地关 注到明清社会市民文化的变化,以及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中某些特殊组织和群体,如幕府与师爷、镖局与镖师、行业会馆、帮会、塾师、闲人清客、僧侠尼姑等。
.
他们多起源于明朝,背景和性质相异,却因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而受到影响,在清朝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混合,也构成了近代社会中下层文化阶层的主体。
🍂
明代中期,幕府兴盛起来。官员私人聘请幕宾辅佐公务,有不少是未出仕的士人、教书先生等,可以说是一个很强大的智囊团了。
.
他们却又不是隶属于国家的正式官吏,有点像编制外的聘任人员或“临时工”的意思。
.
时至清代,幕府人事制度进一步定型化,并将幕宾敬称为“师爷”、“相公”。
.
也许很多人马上想到了“绍兴师爷”。明清时期,绍兴人好读书,但科举仕途竞争激烈,内卷厉害,不少落榜的士子外出寻觅生计,入幕担任幕宾便是一个合适又体面的出路,随后渐渐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群体。
🍂
作为职业护卫组织的镖局和镖师起源于明代的标兵,即明代军事将领或地方文武统帅的中军,负有护卫统帅的责任,后来被广泛用于护卫军饷。镖局的“镖”是从“标兵”的“标”演变而来。
.
可以看到,镖局和镖师这一民间护卫行业和职业群体的演变,也是明清时代商业经济发展自由繁盛的一个见证。
🍂
回望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更迭,并非简单的权力变换,而是制度、文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从上至下复杂的不断演变的过程。明清两代的继承与变化,也一步步地塑造出中国近代社会的世相风貌。
🍂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