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苏轼贬广东惠州的原因。我们知道苏轼在神宗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是因为写诗诽谤朝政。贬惠州跟新旧党争有关。简单理解,新党是指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党派;旧党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党派。新党的地位偏低,旧党地位普遍高。 神宗皇帝驾崩后,第六子赵煦即位,年仅10岁,就是哲宗皇帝。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执政,起用旧党人员司马光、吕公著、苏轼等,全面废除新法。苏轼回朝任职,这是他人生最辉煌的阶段。还充当了哲宗皇帝赵煦的老师。 赵煦性格上比较平稳,不怎么爱说话,学习兴趣有,但不是很高。却不知道为什么,他特别不喜欢苏轼,后来理学大师程颐去给赵煦当老师,他依旧不喜欢。这个时候,不可能让新党成员给皇帝当老师。 导致后来,赵煦很反感苏轼和程颐这两个老师,你水平再高,我很讨厌。这可能跟叛逆心理有关,也跟不好学有关。因为此,皇帝也和他祖母关系很不好。 这种几乎是私人的关系最后导致了哲宗亲政后和祖母以及苏老师、程老师唱反调。重用新党,这些人蛊惑皇帝。毕竟一个少年,你顺着他那叛逆的心理,必然会获得他的青睐。 这个事情实在很奇怪,旧党的苏轼、程颐给哲宗当老师,肯定不会提新法问题。万万没有料到他因为不喜欢苏轼和程颐以及他祖母,亲政后大唱反调,引起政局动荡。不得不说,哲宗皇帝是一个非常幼稚的人。24岁病死。 这里看一下《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记载,太皇太后临终前,吕大防、范纯仁去看望。太皇太后高氏说:“老身殁后,必多有调戏官家者,宜勿听之。公等宜求早退,令官家别用一番人。”这话足以说明,孙子在她死后要用新党。或许哲宗皇帝已经受了新党迷惑。但更重要的是他先不喜欢苏轼引起的。所以说,一个人水平再高,照样有反感你的人,而且还不少。当然也有更多非常欣赏你的人。苏轼偏偏遇见了一个叛逆少年皇帝的不喜欢。遭殃是必然的了。 《宋史·哲宗本纪》讲得太好了,“奈何熙、丰旧奸枿去未尽,已而媒蘖复用,卒假绍述之言,务反前政,报复善良,训致党籍祸兴,君子尽斥,而宋政益敝矣。” 意思大概是说,很无奈,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年间的旧奸没有驱除完。哲宗在位不长时间,这些人就出来构陷诬害,导致重新掌权。最终假借继承神宗政治,一定要推翻旧党人员,报复善良之士,兴起祸端,君子全部被摈斥。从此后,赵宋的政治局面更加败坏了。 那么有个问题,哲宗赵煦为什么喜欢新党人员而讨厌旧党人员呢? 王安石当年变法的时候,朝中大员绝大多数反对。导致他没办法,只能提拔地位低下的人,你道德怎么样不考虑,地位低无所谓,但只要你支持新法就好。所以,新党成员大部分是品行败坏,追名逐利的一群小人。这类人层次普遍偏低。 哲宗赵煦一个十几岁二十岁的少年,他层次有多高?属于低思想层次人。他自然不喜欢高层次苏轼这类人了呀!喜欢新党,情理之中。这就是《周易》里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
讨论一下苏轼贬广东惠州的原因。我们知道苏轼在神宗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是因为写诗诽谤朝
史文故事说
2024-10-11 12:24: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