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作经验后sponsorH1B岗位不会变多的
北美的雪峰
2024-09-27 23:15:13
看到有人说在美国 工作经验多了,愿意sponsor H1B 的岗位就变多了,这曾经是我也以为的,近十年过去才发现这是谎言,真的是大梦一场。
来解析一下:
1. “工作经验变多sponsor 变多”的幻觉倒也不是完全空穴来风。因为作为新毕业生,一般参加的就是美国的校招项目,很容易直接公司大手一挥,集体全部不sponsor,在如此大手一挥越来越多(比如今年的CS终于初尝一下这种感觉),在job market 上造成的结果,就是新毕业生先去小公司抽H1B“鲤鱼跳龙门”冲运气,解决了H1B抽签后,拿着H1B去大公司再做entry level 或senior entry level ,在你走到这关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用再面对校招时的大手一挥,终于开始进入到有的组提供sponsor 有的不提供这个阶段,所以在职业初期给你造成一种幻觉,以为这个trend能持续下去。
2. 当你继续再往上走,本质上公司愿意sponsor 职位的原因是他们确实找不到像你一样质量的美国人。市面上比如一万个初级职位,200个sponsor,sponsor 率1/50。五万个候选人里一万个人合格,你抓住了200个职位中的一个,其他合格的候选人大多流去了不sponsor 的那9800个职位。
到了你升职以后,市面上1000个中级职位,sponsor率却不是1/50了,why? 因为这1000个中级职位的pool更大了,要知道有的人干了两年,有的人干了五年呢,这下积攒成了比如10万人。而职位更高,高到不用具体干活的地步的话,看上去比你合适的人就更多了,根本没干过你这行当的叭叭叭的人也来了,看着比你还更好。因此,这1000个中级岗位的sponsor 率反而更低。这是从商业规律的本质去看问题。
3. 当你在美国熬的时间越久,你会发现,找工作对普通人,尤其是对没绿卡的人来说,越来越难。你的生存模式的难度和十年前的人难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因此,可能你满怀希望地去熬,再过三五年你会发现由于大环境变得更难,工作上的成长带来的边际效应很微小。
我正是因为两年前才彻底看透这一点,所以才心生去意。其实普通人不管有没有绿卡,都逃不开资本主义的魔咒,我只是想在有限的人生里,多为自己活一点,少为资本当电池。
0
阅读:0
save2222
我原来的领导h1b被裁了,她后来很难才找到愿意sponsor的岗位,而且是降薪➕降回了entry level
龚阿傻i
被拒麻了,想读博去了,雪峰老师快来劝劝我
QueSerasera_
峰姐真的有勇气 设身处地如果换我是肯定放不下十年的sunk cost的 我可能会做出不体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