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北京城

魔都上海图像 2024-09-07 15:39:03
明代,佚名,《皇都积胜图》,绢本设色,纵32厘米,横2182.6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皇都积胜图》描绘的是中国明代都城北京的商业繁荣、贸易发达的景象,长度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四倍多。根据其所绘景物和卷后题跋判断,应是创作于明万历年间。 此图卷画面从卢沟桥经广宁门(今广安门)进入北京城区,又经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今天安门)、皇宫等街市,向北延伸至居庸关。画中涉及农夫、工匠、行商座贾、士子艺文、医卜星相、官宦隶卒、边军内侍等等,也有平畴旷野、村庄集镇、城郭街市、庙宇桥梁、宫殿衙门、山川关隘。 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是对朝前市的生动描绘。明代北京规模较大的市场,有朝前市、灯市、内市、穷汉市、城隍庙市等,但只有朝前市每日都开。这个市场的范围,大致南起正阳桥牌楼,北至大明门,堪称明代北京人气最为旺盛、贸易最为繁荣的一段街区。万历年间曾任西城兵马指挥使的蒋一葵描述说:“天下士民工贾各以牒至,云集于斯,肩摩毂击,竟日喧嚣,此亦见国门丰豫之景。”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后,北京既是皇宫所在地,又是军、政、监察等机关集中的地方,依此而生的消费性人口数量非常庞大,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因此,北京不仅是明朝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商业中心。当然,商业空间布局和政治空间布局的分工也是很明确的。大体上说,承天门(天安门)内皇城是宫禁之地,自然没有任何商业活动(而在清代的很长时间里皇城内却有少许的商业活动);大明门至承天门(天安门)之间为行政中心,分布着大量的衙署;而从大明门到正阳门之间的“朝前市”,则是北京最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这里店铺林立、人如潮涌、热闹非凡。从图卷上看,那时的外城前门一带,仅有零星的商业活动,可见当时这里尚未成为商业中心。入清以后,清统治者将汉人全部迁往外城,内城不许开设店铺,因此,正阳门外一今前门大街一带代替“朝前市”成为新的商业中心。

0 阅读:0
魔都上海图像

魔都上海图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