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幅传世名画《仿张僧繇白云红树图》

魔都上海图像 2025-02-20 15:01:11
明代,董其昌,《仿张僧繇白云红树图卷》,纸本设色,纵31.5厘米,横179.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有两段题识,一段写完,觉得不过瘾,又拿出一张新的纸张,又写了长长的题跋,从玄宰写题跋的状态中,看得出他对自己画出的这张画是特别满意,也是他在某方面的突破。 题识一:张僧繇没骨山,余每每仿之,然独以此卷为惬意,盖缘神怡务闲时所作耳,董玄宰画并识。 题识二: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有无笔墨者?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不分轻重向背,即谓之无墨。古人云石分三面,此语是笔亦是墨,可参之。戊辰孟秋十日画并书于湖庄。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頫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在晚明,形成了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以及其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之后近300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

0 阅读:5
魔都上海图像

魔都上海图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