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一家三口横穿马路爸爸竖中指挑衅

上海街头又出幺蛾子了!11月23号这天,有位司机开着车正常行驶,突然前方斑马线上窜出来一家三口,连个减速的迹象都没有,直

上海街头又出幺蛾子了!11月23号这天,有位司机开着车正常行驶,突然前方斑马线上窜出来一家三口,连个减速的迹象都没有,直接横穿马路。司机吓得猛按喇叭,结果孩子爸爸扭头就冲他竖了个中指,还站在车头前不让走,那架势活像要干架。这场景被后车行车记录仪拍得清清楚楚,视频里司机急得直喊“你们不要命啦”,可对方根本不搭理,一家三口慢悠悠晃过马路,留下司机在原地又气又怕。

这事儿看得我血压直飙!斑马线是给行人走的不假,但您得瞅准时机啊!马路上车来车往的,突然横穿不是拿自己和家人的命开玩笑吗?更离谱的是孩子爸爸那波操作——被鸣笛提醒后不道歉就算了,还竖中指挑衅,甚至堵车不让走。这哪是“护短”,分明是拿全家人的安全当筹码撒气!要我说,这种行为比闯红灯更危险,既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也是对公共秩序的公然挑衅。

其实类似的“路怒症”早就不是个例了。上个月上海佘山景区那边,一群骑行爱好者占着机动车道狂飙,后车按喇叭提醒,结果骑手直接竖中指回怼;再往前数,景德镇那起一家三口被撞的惨案,肇事司机就是因为和女友吵架,开着车在限速区域飙到128.9码,直接把三条人命碾没了。这些事儿搁一块儿看,简直细思极恐——情绪失控的代价,从来不是一个人买单,而是连累无辜者陪葬!

说到底,这背后藏着的,是某些人对规则的漠视和对他人生命的轻慢。斑马线前减速、行人过街看车,这些交通规则不是摆设,是无数血泪换来的保命符。可总有人觉得“我弱我有理”,行人觉得“车不敢撞我”,司机觉得“我鸣笛我有理”,结果两边一较劲,悲剧就来了。就像这次事件里的孩子爸爸,他可能觉得自己“护着家人”很威风,可万一司机没刹住车,或者后方车辆避让不及,最后受伤的还不是他自己和孩子?

现在交警部门天天强调“礼让行人”,可“礼让”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行人得先守规矩,司机才能有礼让的空间;司机得控制情绪,行人才能有安全的保障。就像那句老话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要是孩子爸爸被鸣笛后能招招手说声“不好意思”,司机能压着火气等行人通过,这出闹剧根本不会发生。

所以啊,咱们每个人出门在外,都该把“安全”二字刻在脑门上。别让情绪当家,别拿规则开玩笑,更别用家人的安危给自己的任性买单。毕竟,马路不是竞技场,生命更不是儿戏。最后想问大家:要是你遇到这种“路怒族”,会怎么处理?是忍气吞声还是硬刚到底?评论区聊聊呗!

评论列表

脱胎为鸟
脱胎为鸟 39
2025-11-24 19:11
这位司机先确定一下人行横道线
阿啦小神曹
阿啦小神曹 33
2025-11-24 20:54
还想带个节奏,先去学学交规再来写文章

脱胎为鸟 回复 11-25 13:09
你从哪知道的?文章里说的可是有斑马线哦

水疗专家 回复 11-25 10:10
这种类似村道要什么斑马线,又不是有中央隔离带那种大车流道路,到处要给你画斑马线?

种花家
种花家 21
2025-11-24 20:10
斑马线…比中指还挺文明
五行缺土
五行缺土 14
2025-11-25 07:11
正常行驶,斑马线窜出,这两个词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得瑟][得瑟][得瑟]上海还没普及礼让行人嘛[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0xxx42
用户10xxx42 11
2025-11-25 11:33
不怕虎就怕猪[得瑟]
曾鹏
曾鹏 10
2025-11-25 07:41
斑马线是提醒你减速观察呢,不是给你飙车呢。
三条腿的蛤蟆
三条腿的蛤蟆 10
2025-11-25 00:33
碰上这种从来不按喇叭,刹得住就刹,刹不住那就听天由命了[doge]
用户10xxx64
用户10xxx64 10
2025-11-24 22:11
一回两回三回很多回,总有一回
冷月花魂
冷月花魂 7
2025-11-25 09:54
行人走斑马线正常啊,你开车过斑马线要减速哈,不是行人减速
无心有念
无心有念 5
2025-11-25 12:33
斑马线不知道减速观察,还强调突然穿出来,这一家能瞬移还是会飞?
有一个朋友
有一个朋友 5
2025-11-25 16:24
斑马线你不减速撞个试试,不是你的责任都成你的,他要是在马路中间跳舞,你上去撞死他我都说好[得瑟]
用户13xxx38
用户13xxx38 2
2025-11-25 12:50
前面说狂按喇叭,后面又说鸣笛提醒

用户15xxx12 回复 11-25 14:10
想带节奏,结果文章水平太次

222
222 2
2025-11-24 23:54
总会有比别人快的那一天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2025-11-25 12:15
开的什么垃圾车,非要网暴自己吗?
树影
树影
2025-11-25 07:32
作者讲的不清不楚,就会造成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