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铁血的铁血宰相一俾斯麦2
世阳聊过去
2024-01-03 12:31:14
在俾斯麦就任首相后,他和国王威廉以及军事家毛奇就开始了德国的统一进程。俾斯麦先要解决的是北边的丹麦,因为丹麦经常插手德意志的事务。俾斯麦打仗的目的很明确,一是拿回丹麦在1863年波兰革命中乘机拿走的一块有争议的土地,二是通过战争观察当时普鲁士的同盟军奥地利的实力,为随后要进行的普奥战争做好准备。
为了确保欧洲的列强不会干涉,俾斯麦做了一系列的外交准备。首先,丹麦接管了普鲁士和丹麦边境有争议的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两地,给了俾斯麦开战的理由,英、法、俄三国也不好说什么;然后和奥地利结盟共同攻打丹麦,答应战后将荷尔斯泰因划归奥地利,这样对普鲁士存有戒心的奥地利也不反对。
战争倒没有什么悬念,普鲁士打赢了,然后大家在1864年签订了《维也纳和约》。合约规定丹麦放弃两地,第二年普、奥两国达成《加斯坦因专约》,将石勒苏益格划归普鲁士统治,荷尔斯泰因则归属奥地利。由于荷尔斯泰因在德国的北边,和奥地利中间隔着一个普鲁士,因此这块土地其实奥地利很难管理,而且日后也成了普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二步是要将德意志地区最大的奥地利赶出德意志。奥地利虽然也是德语国家,但是因为地处南方,宗教和文化都和北方的各公侯国不同,很难被统一进未来的德国,它希望维持现状,这就和要统一德意志地区的普鲁士有了矛盾。俾斯麦的想法是,既然你不愿意加入,就把你赶出去。
为了保证欧洲列强不干涉,俾斯麦首先答允协助俄国取消《黑海中立条款》。然后他去和法皇拿破仑三世会晤,表示普鲁士不反对把卢森堡及莱茵河区让给法国,以此确保法国在普奥战争中保持中立,同时他利用当时英国奉行的光荣孤立的政策,确保英国的中立。最后,他与和奥地利有矛盾的意大利签订攻守同盟条约,规定如果普鲁士和奥地利开战,意大利也要与奥宣战,并且只有在奥地利向意大利归还威尼斯的情况下,方可与奥讲和。
后来,奥皇因为不满意《加斯坦因专约》的条款,要求用普鲁士最富庶的工业区西里西亚交换荷尔斯泰因,因此俾斯麦以此为借口,指责奥地利毁约,对奥地利开战。意大利也依据攻守同盟条约,同时对奥宣战。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