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医家王清任收录在《医林改错》中的经典药方,也是中医十大名方之一,那么,关于血府逐瘀汤,你对它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呢?其实,血府逐瘀汤是治疗胸中瘀血证的代表方,该方剂主要由当归、桃仁、红花、牛膝、桔梗、赤芍、生地、柴胡、枳壳、甘草以及川芎这11味中药配伍而成。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效果,其中的桃仁、红花等中药可以共同发挥活血散瘀、破血行滞之效,再配以柴胡、枳壳、桔梗等疏肝行气,便就成了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瘀血证的配方。

血府逐瘀汤在针对胸中瘀血证的治疗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效果,由于该病证主要是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所以王清任便称其为“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这一类的患者大多会有胸痛、头痛等表现,而且症状长期难以治愈,疼痛发作时像是针刺一般,并且痛有定处,同时,还有一些患者会伴有烦躁、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症状,还会以为瘀血的阻滞,而溢于肌表,常可见于瘀斑、瘀点等。
相对于传统的医疗诊治,在现代临床上,血府逐瘀汤则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可以用于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脑部疾病,以及慢性咽炎、支气管哮喘等血瘀气滞病症的治疗。不过,血府逐瘀汤的功效虽然较多,用途也很广泛,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尤其是以下这3类人,对此方的使用更是需要谨慎,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孕妇
血府逐瘀汤是下血破血的药方,方剂中含有大量的活血化瘀中药,这些中药材均有引血下行的效果,因此,对孕妇而言,是万万不能触碰的,否则不仅很容易伤及腹中胎儿,甚至还可能造成滑胎流产的严重后果。
2.出血证患者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血府逐瘀汤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之效,但有些时候,瘀血阻滞还很有可能引起出血病症的发生,虽然该方剂也能对此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如果所表现出来的出血性疾病并非是瘀血所致,那么就万不可用此方治疗了。因为血府逐瘀汤的活血之法,可以加快血液的运行,同时,化瘀的效果还能破血消结,这些均可促使出血症状加重,因此,对于因瘀血所致的出血外,其他出血病症皆应忌用血府逐瘀汤,以免引发出血不止等危重症候。

3.气血虚弱患者
血府逐瘀汤中含有的活血化瘀药和行气药,或会有耗伤气血的弊端,因此,凡是气血两虚的患者,即使是存在瘀血证,也要谨慎使用此方,如果非要使用该方剂来缓解,也要在症状缓解后立刻停止用药,不能长期使用。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