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逃兵败将袁世凯为何被选中编练新军:太后皇帝青睐,两大总督看中

东学党起义1894年日寇趁着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而出兵干涉,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凯化妆成平民,一路逃到了

东学党起义

1894年日寇趁着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而出兵干涉,清政府“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袁世凯化妆成平民,一路逃到了天津港;但他7月22日刚回来,8月6日又奉旨前往辽东前线,协助转运粮械、收集溃卒等后勤事宜,亲身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的兵败如山倒。作为一名“逃兵”“败将”,袁世凯即使不被下大狱,其仕途也应就此终结。

维新派最终被袁世凯出卖

帝师翁同龢

与维新派熟悉,又获慈禧青睐

但谁也没有想到,袁世凯的飞黄腾达之路竟然从此开始。他潜回国内,四处奔走,凭借令人叹服的交际能力,很快便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熟络起来,另外他又接通天线,与光绪皇帝的老师、督办军务大臣的翁同龢搭上关系。袁世凯三天两头串门汇报,让初见时颇感其“开展而欠诚实”的翁同龢,很快改变了观点,认为他“家世将才、娴习兵略”,“此人不滑,可任也”。

1985年8月2日,袁世凯蒙光绪皇帝召见,主张编练新军,获得赏识。20天后,他又呈上长达13000字的《遵奉面谕谨拟条陈事件缮折》,从12个方面具体论述了甲午战后清廷军事改革的诸多事项,并对战败后的军事改革,进行了全面、周到、新颖的设计。这份奏折也很快得到慈禧太后等实权派的赏识,于是袁世凯被派到督办军务处差委,参与清末军改。

进入直隶总督荣禄法眼,又获湖广总督推荐

督办军务处系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后新组建的,一定程度上分割了原属军机处和总理衙门的部分职能,不仅扮演了统筹新政的特殊角色,还负责裁撤已不堪大用的湘淮兵勇、编练新军,后徐图国防建设、军工企业乃至交通配套等相关规划、产业的发展。当时掌握军务处实权的,就是慈禧太后的宠臣、直隶总督荣禄,他当时正在挑选将领替朝廷练兵时,却发现满蒙宗亲中始终不得人选。

当荣禄决心倚仗汉人来创建新军时,袁世凯恰好来到军务处,并得到各路神仙致函推荐。就连清流领袖、湖广总督张之洞也盛赞袁世凯:该员志气英锐,任事果敢,于兵事最为相宜。虽其任气稍近于亢,办事稍偏于猛,然较之世俗因循怯懦之流,固远胜之。今日武备方亟,储才为先,文员知兵者尤少,若使该员专意练兵事,他日有所成就,必能裨益时局。

湖广总督张之洞

掌握编练新式陆军大权

荣禄一番调查,发现袁世凯在朝鲜的12年间,深受朝鲜王室信任,还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协助朝鲜编练新军,积累了一定的练兵经验。又历经大大小小的政治风波,锤炼了个人实战和应变能力,还长期与洋人打交道,熟悉洋务,这都是仿照德军模式编练新军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当时国内很多将领都不具备的。

最终,荣禄下令袁世凯于12月16日抵达天津小站,正式编练新军,时年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