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朝
1950年,接受改造的溥仪听到“抗美援朝”的消息,当即撕开棉衣,取出印章
1950年,接受改造的溥仪听到“抗美援朝”的消息,当即撕开棉衣,取出印章并表示:印章是他26年前从故宫偷出来的,现在自愿上交政府!1950年,辽宁抚顺的战犯管理所里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主动请求见看守,干了一件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的事。他撕开了自己那件穿了很久的棉衣,从夹层里小心翼翼地摸出了一件东西,那是一块石头,一块被链子连在一起的三枚印章。这件宝贝叫田黄三链章,它的故事得从清朝最鼎盛的时候说起,当年乾隆皇帝下令要用一块顶级田黄石雕刻出一个链章。经过匠人的打造后,这枚龙纹盘绕的印章就问世了,对于乾隆来说,这枚印章就是皇权的化身,从乾隆传到咸丰,再到光绪,最后到了三岁登基的溥仪手上,那时候,它象征着一个庞大帝国。可历史的车轮说转就转,1924年,冯玉祥的部队开进紫禁城,溥仪的皇帝梦碎了,他仓皇离开故宫时,还趁乱把这枚三链章塞进了自己的衣服里,从那一刻起,这枚印章的意义彻底变了。它不再对着天下发号施令,而是成了溥仪身份的证明,在之后颠沛流离的几十年里,他当过傀儡皇帝,也经过穷困潦倒,卖掉了无数珠宝换钱维生,但唯独这件东西,他从没动过念头。他把印章缝在棉衣里日夜不离身,这块冰冷的石头也成了他动荡岁月里唯一的慰藉,后来他被苏联人俘虏,也想过要不要交出去,但人家似乎对这块东方石头兴趣不大,它就这么一直跟随着他。直到1950年,在抚顺的管理所里,溥仪每天学习改造,听广播,当他听到国家号召为“抗美援朝”捐献,听说前线的战士连过冬的棉衣都紧缺时,这个消息像针一样扎进了他的心里。他决定放弃它,也为前线的物资捐一份力,当他把印章交出去时说,这是“从故宫偷出来的”,现在物归原主。这一次上交不是被迫,它意味着溥仪终于决定放下那个早已消逝的旧梦,试着去认同一个全新的国家,选择和人民站在一起。后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1959年溥仪被特赦,成了北京植物园里一个负责浇水除草的普通工人,晚年他还会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历史研究提供一些独一无二的资料,而那枚田黄三链章如今也静静地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信源:中国新闻网北京故宫百件寿山石珍宝首度“回乡”
清朝六大亲王指的是哪六个?
在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有六位亲王在清朝发展的关键节点,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这六位亲王横跨努尔哈赤至光绪时期,几乎贯穿了整个清朝兴衰史,他们被称为清朝六大亲王。1、礼亲王代善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自幼随父...
3088-大清铜币户部:触摸清代货币变革的历史温度
清代的大清铜币户部,这枚直径约 2.3cm 的铜元,虽看似普通,却承载着晚清货币制度变革的重要历史信息,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今天,就让我们透过这枚大清铜币户部,去探寻清代货币发展的轨迹,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温度。一...
3087-清代四帝钱:穿越时光的王朝兴衰印记
它见证了清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是研究清代中期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对嘉庆通宝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时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社会矛盾的逐渐积累。嘉庆通宝不仅是一枚货币,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者,...
3086-八枚乾隆通宝:触摸清代货币里的盛世余温
清代的乾隆通宝,作为乾隆时期(1736-1795 年)的主要流通货币,见证了“康乾盛世”的繁荣与辉煌。当我们凝视这八枚直径约 2.3cm 的乾隆通宝,那古朴的铜色、方正的形制、清晰的文字,仿佛能让我们触摸到清代盛世的余温,感受...
清代古籍《婚姻嫁娶择日》教你如何选吉日
一本流传百年的清代《婚姻嫁娶择日》抄本,早已将这些难题的答案娓娓道来。这本 92 页的古籍,字字珠玑,藏着古人过日子的实用智慧。古籍探秘:从人生大事到生活点滴,皆有章法。这本作者已无从考证的手抄珍本,堪称“古代生活...
倘若康熙传位于他,清朝有可能成超级大国,八国联军或许不敢动手
提及清朝,我们总会想到那个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时代,然而,如果康熙大帝当初做出了另一个选择,将皇位传给他的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那么,清朝的历史或许将截然不同,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超级大国,让八国联军这样的侵略...
清朝第一位领班军机大臣是谁?
清朝历史上,有一个官职虽然品级不高,却掌握着帝国实权,这就是军机大臣,而其中位居首位的领班军机大臣,更是相当于如今的总理大臣,权倾朝野。...允祥之后,军机处逐渐从临时军事机构转变为清代最重要的决策机构,领班军机大臣...
清朝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时,曾国藩临时拼凑的湘军竟然比清朝正规军队还好用,以前觉得很
清朝爆发太平天国起义时,曾国藩临时拼凑的湘军竟然比清朝正规军队还好用,以前觉得很扯,现在看来是真的了。不管是太平天国的军队,还是曾国藩临时拼凑的湘军,可以说要兵器没多少兵器,要训练没有多少训练,要军饷更没有多少...
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现在宣扬清朝没落不能让整个中华民族背锅?怎么就对其他王朝没落则是避而不提
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刻意强调“清朝没落不能让整个中华民族背锅”,却对其他王朝的没落避而不谈,这种选择性解读历史的做法,本质上是为其狭隘民族主义立场服务,通过扭曲历史叙事制造民族对立,违背了历史客观规律和中华民族多元...
清朝末年,东北人是怎样出行的?这是一张明信片,画面描绘了两个富家子弟,雇佣一辆
清朝末年,东北人是怎样出行的?这是一张明信片,画面描绘了两个富家子弟,雇佣一辆独轮车出行。他们拿着伞,穿着也很讲究,养尊处优,与穿草鞋的车夫形成了鲜明对比。跟在车夫后面的男子,是两个富家子弟的贴身随从,照顾和...
沈阳故宫热门打卡,清朝服装拍照秀挺漂亮,小格格太美了。中街国庆旅游火爆,人山人海
沈阳故宫热门打卡,清朝服装拍照秀挺漂亮,小格格太美了。中街国庆旅游火爆,人山人海。沈阳故宫热门打卡,清朝服装拍照秀挺漂亮,小格格太美了。中街国庆旅游火爆,人山人海 来源:梦幻之影舞 发表时间:2025/10/03 16:32:30
威观宁夏|宁夏人文之清朝宁夏战将录1:清初第一良将赵良栋和银川
《清朝宁夏传奇》 塞上传奇少人识,金戈铁马有谁知。惟留贺兰依旧在,西风萧萧讲从前。清朝宁夏战将录1:清初第一良将赵良栋和银川 前言 这两天“赵良栋”这个名字有些火,让很多人认识了他。那是因为银川老城在这个十一假期...
山西皇城相府深度攻略:一座宅邸,半部清代官宦史,五种玩法解锁你的专属旅程
这座被康熙皇帝誉为“房姚比雅韵,李杜并诗豪”的陈廷敬府邸,不仅是《康熙王朝》的取景地,更是清代官宦文化、科举制度的活态博物馆。但面对这座“民间故宫”,如何玩才能不虚此行?作为深度文化爱好者,我结合实地探访与本地...
清朝一位将军解甲归田,发现自家祖宅被恶霸霸占了一半,他却装作视而不见,5天后恶霸
清朝一位将军解甲归田,发现自家祖宅被恶霸霸占了一半,他却装作视而不见,5天后恶霸哭着前来赔罪。康熙四十二年秋,镇边大将军陈威远解甲归田。康熙四十二年秋,塞北的风沙还凝在镇边大将军陈威远的甲胄纹路里,他便带着两箱...
1900年,慈禧狼狈逃窜至山西首富乔家,临行时,慈禧让乔家借她10万两,乔
1900年,慈禧狼狈逃窜至山西首富乔家,临行时,慈禧让乔家借她10万两,乔致庸扑通一声跪倒在地:“30万都行,但您得留下一样东西。”乔致庸细说要求,慈禧大笑:“这有何难?“,,,,晚清那会儿,国家乱成一锅粥。1894年甲午海战败了,赔了日本两亿多两银子,国库空了半壁江山。慈禧本想修海军,结果钱全砸进颐和园,百姓穷得叮当响。1898年光绪搞变法,她一怒之下把他关起来,自己继续掌权。义和团闹起来,她先镇压后利用,想借刀杀洋人,谁知引来八国联军。1900年6月,北京使馆被围,联军杀进来,慈禧带光绪和一千多随从,从紫禁城后门溜走,直奔西安。路上风尘仆仆,吃住全靠地方接济,银子花得飞快。慈禧这趟逃亡,暴露清廷的烂摊子。队伍刚出京,就遇昌平知州闭门不纳,她只好继续赶路。大雨浇头,众人挤破庙避雨,饭食只有冷馒头和小米粥。怀来县令总算备了点热汤,她勉强吃饱。可开销大得很,马车用人护卫,一天几千两。之前在太谷曹家借了三十万,赏了座金钟,可那钟华而不实。慈禧一路募捐,实则强借,地方官员战战兢兢,商人也得捏鼻子认。山西巡抚勉强供应太原,她还嫌少,敲桌子要加码。乔致庸这人,1818年生在祁县乔家,早年家道中落。父亲乔全美死得早,母亲也走,他靠大哥乔致广拉扯大。1830年代大哥病故,他扔下书本,接手小买卖。从茶叶起家,扛麻袋跑集市,风吹日晒,慢慢摸出门道。1850年开票号,搞汇兑,车队拉盐穿越黄土高原,灰头土脸却赚盆满钵。娶六房媳妇,管家严谨,账册天天对,算盘打得啪啪响。到晚年,乔家产业顶峰,掌控全国商路,祁县大院成标志。慈禧叶赫那拉氏,1835年生,北京官宦家。1852年进宫,咸丰帝宠她,生下同治帝。1861年政变,她联手慈安和奕䜣,杀八大臣,从此垂帘听政。洋务运动她推了海军,甲午败仗后签马关条约,割台湾赔巨款。戊戌变法她废了,杀谭嗣同他们。庚子年支持义和团,联军打来,她决策失误,财政更空。逃亡中,她奢侈惯了,即便落难,也要排场,不能丢太后脸面。队伍9月进祁县,乔家大院高墙灰瓦,早备下羊肉汤热饺。慈禧住上房,洗脚热水盆端来,她歇息几天。乔致庸82岁,跪迎叩头,安排仆役张罗。停留间,她召他议事,直说借十万两周转。乔家银库足,票号生意稳,他起身应承。慈禧问赏赐,他膝行上前,拱手要太后亲笔墨宝,一块匾额。巡抚丁宝桢速备纸墨,她题“福种琅嬛”四字,盖玺送出。乔家抬银箱上车,十万两压弯车轴。这四个字,琅嬛指福地,意思乔家福气深厚。乔致庸不图金银实物,就要这纸墨宝。曹家借三十万,得金钟,华丽却合金芯,没啥用。乔家聪明,匾额是荣誉,挂门上震慑四方。民间声望涨,官场默许开绿灯。以前票号只管民银,现在涉足官银汇兑,生意铺全国。风险大,朝廷还不清,可长远看值。乔家避开投机,稳扎稳打,这步棋走得精。慈禧继续南下,经平遥介休到西安,暂居巡抚衙门。地方耗银数百万,修宫殿敲锤不绝。她一年后签辛丑条约,赔四亿五千万,列强撤军。1901年10月东归,绕河南洛阳,回銮队伍浩荡,官员跪献贡品。1902年1月进京,紫禁城门开,她坐轿入宫。1908年11月死,享年73,清廷摇摇欲坠。乔家凭匾额,产业扩展多省。乔致庸1907年走,89岁,灵柩出大院,家人披麻。乔家乱世中壮,票号网覆盖全国,直至清亡。匾额至今挂祁县乔家门,游客围观,砖瓦外是旧事。商人智慧,在权贵落难时,不光雪中送炭,还换来护身符。历史就这样,穷讲究长远。
晚清有钱人家的三妻四妾。晚清有钱人家三妻四妾的合照真是大开眼界
晚清有钱人家的三妻四妾。晚清有钱人家三妻四妾的合照真是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