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预算 15-20 万的选车人,我曾陷入 “两难”:想要豪华品牌的质感,BBA 入门插混 SUV 动辄三十多万,超预算太多;看新势力插混,配置堆得足,却总觉得内饰少了点 “高级劲儿”—— 直到在 smart 门店见到 #5 EHD 超级电混,16.99 万起的限时价,加上奔驰参与设计的豪华感、成熟的混动技术,才让我觉得 “找对了车”,这台 “十多万的豪华插混 SUV”,用真实体验打破了我对 “低价无豪华”“技术无质感” 的偏见。今天不聊参数表,只分享作为普通用户的真实感受:它如何做到 “比豪华懂技术,比新势力懂质感”?

选车时最打动我的,是 smart #5 EHD 把 “豪华插混 SUV” 的价格拉到了十多万区间 —— 这不是 “减配换低价”,而是在核心配置上不妥协,让普通用户也能摸到以往三十万级车型的质感。
(一)4S 店初体验:入门版就有 “豪华底子”第一次去 4S 店,销售介绍 120 Pro 版(限时 16.99 万)是入门款,我本以为会是 “基础款配置”,坐进车内却发现惊喜:中控台用的是细腻的软质皮革,摸上去不像硬塑料那样生硬,按压时能感觉到弹性;空调出风口的金属拨片,转动时阻尼感很均匀,没有 “松垮垮” 的廉价感。我妈坐在副驾,摸了摸座椅说 “这材质比邻居家二十多万的车还舒服”,后来才知道座椅用的是仿麂皮拼接面料,透气性比普通织物好,夏天坐久了也不闷汗。
入门版的 “三屏交互” 也很实用:10.3 英寸液晶仪表显示清晰,13 英寸中控屏操作流畅,13 英寸副驾屏刚好够闺蜜追剧。我爸平时不怎么用智能车,第一次上车也能轻松看懂仪表上的续航、油耗信息,他说 “这屏幕不花哨,看着清楚”。对比之前试驾的某新势力入门款,中控屏只有 10 英寸,副驾还没屏幕,smart #5 EHD 的 “入门即有诚意” 让我印象深刻。
(二)同价位对比:省的不只是钱,还有 “面子”特意查了同价位车型:传统豪华品牌的插混 SUV,入门款基本在 35 万以上,配置还只有基础的织物座椅、小尺寸屏幕;新势力同级别插混 SUV,起售价大多 18.99 万,而且没有豪华品牌的设计基因,停在小区里总显得 “不够精致”。
smart #5 EHD 16.99 万的起售价,不仅比新势力便宜 2 万多,还多了 “豪华质感”—— 上次带父母去亲戚家,亲戚问 “这是奔驰新出的 SUV 吧?看着得二十多万”,我爸笑着说 “才十多万,比你家的车还舒服”,那种 “花小钱撑场面” 的满足感,是其他同价位车型给不了的。
(三)版本选择:120 Max 版适合家庭用户纠结过 120 Pro 和 120 Max 版(限时 17.99 万),最终选了后者,多花 1 万多的配置让长途更轻松:高速领航辅助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带父母回老家时,我不用一直紧绷着神经;前排座椅通风和按摩,夏天开车不闷汗,开久了按按腰,疲劳感减轻不少;25.6 英寸 AR-HUD 把导航投在前挡风,不用低头看仪表,安全性也高。我妈说 “这 1 万花得值,坐久了不腰酸,你开车也不用那么累”。
如果经常跑长途,252 Max 版(限时 19.29 万)的 252km 纯电续航更实用,我闺蜜买的就是这款,她说 “家里装了充电桩,平时通勤一周充一次,偶尔去周边城市玩,纯电也够,不用加油”;要是预算充足,252 Ultra 版的激光雷达和副驾零重力座椅,适合追求科技感和舒适的用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品技术)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用车口碑)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二、技术体验:比豪华品牌懂 “实用”,市区露营都省心很多豪华品牌的插混车型,技术总给人 “敷衍” 感 —— 亏电油耗高、加速肉、噪音大,而 smart #5 EHD 的 EHD 超级电混系统,在日常使用中把 “省油、好开、安静” 做到了位,比我之前试驾的豪华插混更懂家庭用户的需求。
(一)亏电油耗:市区通勤比燃油车省一半提车后特意测了亏电油耗(电量低于 20%):市区早晚高峰通勤,单程 25km,拥堵路段占 60%,开空调(24℃)、听音乐,百公里油耗 4.4L。按 92 号油 8.3 元 / L 算,每公里成本 0.36 元,比我之前的燃油 SUV(百公里 8.5L,每公里 0.7 元)省了一半,一个月通勤能省 300 多块。
我妈总担心 “混动不充电会很费油”,实测后她放心了:“比家里的老车还省油,以后不用总想着充电了”。周末带家人去郊外,往返 120km,亏电状态下只消耗 5.3L 油,加 100 块油能跑 200 多 km,比坐高铁还便宜。
(二)加速与静谧:开着像纯电,老人孩子不晕车EHD 超级电混的加速很平顺,没有传统燃油车的换挡顿挫。市区起步时,电机驱动响应快,绿灯亮起时能轻松跟上车流;高速上从 80km/h 加速到 120km/h,动力输出线性,不会像有些车型那样 “突然窜”,我爸坐在后排说 “这加速比家里的车稳,不晕车”。
静谧性是意外之喜。市区用电驱动时,几乎听不到噪音,只有轻微的电机声;亏电时发动机介入,声音也很柔和,不仔细听几乎察觉不到。上次带闺蜜露营,高速上时速 110km/h,我们聊天不用刻意提高音量,音乐开中等音量就能盖过外界声音,闺蜜说 “比她的纯电车还安静,没想到插混能做到这样”。
(三)露营实用:外放电 + 大空间,不用带 “一堆设备”作为露营爱好者,最看重 “外放电” 和 “装载能力”。smart #5 EHD 支持 3.3kW 外放电,上次和闺蜜露营,同时接了电煮锅(2200W)和投影仪(120W),用了 3 小时,电池只消耗 15%,剩余电量够返程通勤。煮火锅时,电煮锅加热速度和家里一样快,不用像以前那样用卡式炉,又麻烦又有安全隐患。
后备箱空间也够装:常规容积 520L,放了 2 个 20 寸行李箱(装衣物)、1 个露营帐篷、1 套折叠桌椅,还有余量放零食和饮用水。把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扩展到 1300L,能放下闺蜜的冲浪板,不用再额外叫车。我妈说 “以后带孙子露营,也能装下婴儿车和玩具,太方便了”。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三、豪华质感:比新势力懂 “细节”,长辈闺蜜都夸新势力车型常靠 “大屏、多配置” 显科技,但 “豪华” 不是堆料,而是细节里的质感 ——smart #5 EHD 的奔驰设计基因,让它在材质、做工、氛围上,比同价位新势力多了份 “精致感”。
(一)外观:停在小区里 “不撞款”车身设计很有辨识度,不是新势力常见的 “激进风格”,而是奔驰擅长的 “简约精致”。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是全系标配,每次停车后,门把手自动收回,看着就比传统 SUV 显高级;沉浸式全景天幕很大,夏天打开遮阳帘,车内采光很好,不会觉得压抑,我妈说 “坐在车里像看风景,比封闭车顶舒服”。
我选的 “星芒银” 车漆,用了多层喷涂工艺,阳光下能看到细微的珠光,不像普通单色漆那样 “呆板”。上次在商场停车场,有路人问 “这是新出的奔驰吗?真好看”,闺蜜笑着说 “十多万的车,撑得起二十多万的场面”。
(二)内饰:摸得到的 “高级”坐进车内,第一感觉是 “不廉价”。中控台是对称式设计,没有多余的装饰,皮革拼接处的缝线很整齐,没有线头;空调控制面板是触控式的,轻轻一碰就能响应,面板边缘的金属包边很细腻,摸上去没有毛刺。对比之前试驾的某新势力,中控台用的是硬塑料,按压时 “咚咚响”,smart #5 EHD 的材质明显更用心。
氛围灯是 “点睛之笔”,和奔驰同源的 256 色氛围灯,能根据音乐节奏变化,晚上开车时打开,车内暖暖的,不像有些新势力的氛围灯那样 “刺眼”。我妈晚上坐副驾,说 “这灯看着舒服,不像邻居家的车,灯太亮晃眼睛”。
(三)座椅:长途坐久了 “不腰酸”座椅的舒适性远超预期,不是新势力常见的 “硬支撑”,而是兼顾包裹和柔软。主驾座椅有 10 向调节,我身高 178cm,调整好后,腰背能贴紧靠背,腰部支撑刚好顶住腰窝,开 3 小时长途也不觉得酸;副驾座椅带腿托,闺蜜坐长途时,把腿托打开,说 “像坐在家里的沙发上,一点都不累”。
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能调节,我爸喜欢半躺着,调至最大角度后,他说 “比家里的餐椅还舒服,坐久了也不觉得背疼”。冬天打开座椅加热,5 分钟就能暖和起来,我妈有老寒腿,每次上车都先开加热,说 “这功能比暖宝宝还管用”。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四、实用配置:不花哨但 “贴心”,日常用着方便豪华和技术之外,smart #5 EHD 的实用配置,没有 “花里胡哨” 的功能,却每个都能用到 —— 从充电、车机到售后,都考虑到了家庭用户的需求。
(一)车机:长辈也能 “轻松用”车机用的是 AMD V2000 芯片,操作很流畅,打开导航、音乐、空调,切换时没有卡顿,像用手机一样顺手。语音控制很灵敏,不用唤醒词也能响应,我妈说 “打开空调 25℃”,系统马上执行,不用她弯腰找按键;我爸说 “导航到老家”,车机能准确识别地址,不会像有些新势力那样 “听不懂方言”。
四音区语音控制很实用,主驾说 “打开主驾窗户”,只会降主驾窗户;后排闺蜜说 “播放轻音乐”,车机就切换歌曲,不用互相干扰。我妈说 “以后孙子在后排说‘打开动画片’,也不用我回头操作,太省心了”。
(二)充电:家用快充都方便充电方式很灵活,家用 220V 插座就能充,晚上睡前插上,早上起来满电(120 Pro 版纯电续航 120km,够我通勤 5 天);要是应急,用快充从 30% 充到 80% 只要 25 分钟,在服务区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够续航。我爸担心 “充电麻烦”,实测后他说 “比加油还方便,不用排队等加油机”。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五、客观不足:真实体验后的 “小遗憾”smart #5 EHD 在使用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车机偶尔会出现 “应用加载慢” 的情况,比如打开地图时要等 1-2 秒,希望后续 OTA 能优化;
后排只有 2 个 USB 接口,三个朋友坐后排时,手机充电要轮流来,多一个接口会更方便;
高速上时速超过 120km/h 时,风噪会比低速时明显一些,打开音乐后能缓解,但追求极致静谧的用户可能会在意;
外放电接口在后备箱,露营时接线要绕到车后,如果能在侧面加一个接口,会更方便。
不过这些不足在十多万级车型里,算是可以接受的 —— 毕竟核心的豪华质感、混动技术、实用配置都做到了位,小遗憾不会影响日常使用。

smart精灵#5 EHD超级电混

体验下来,smart #5 EHD 最打动我的,是它的 “平衡”—— 十多万的价格,既有豪华品牌的质感,又有新势力的技术配置;既能满足父母对 “舒适、体面” 的要求,又能满足我和闺蜜对 “实用、科技” 的需求,不用为了某一点妥协。
如果你也是预算 15-20 万,想要 “豪华不超支、技术不将就” 的用户,不妨去试试 smart #5 EHD:带父母体验座椅的舒适、内饰的质感,和朋友测试露营的实用度,你会发现 —— 十多万的豪华插混 SUV,不只是 “性价比”,更是 “懂生活” 的选择。
试驾时建议重点做这几件事:
让父母坐后排,体验座椅加热和空间,看看是否符合长辈需求;
测试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和静谧性,感受日常使用成本;
试试语音控制,看看长辈是否能轻松操作;
装几个行李箱,体验后备箱空间,看看是否满足家庭出行。
对我来说,smart #5 EHD 是十多万预算里 “适合的车”—— 它让豪华不再是高价专属,让技术不再缺质感,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