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要变“高盛”?》——从万亿级“券商航母”合体,看中国投行的全球野心与现实挑战

你以为券商合并只是“规模竞赛”?错,这次是真·航母下水,连海通董事长都在并购前夕匆匆“下船”,足见风浪不小。中金拟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三家“汇金系”兄弟合体后,总资产直冲万亿级,营业部数量跻身行业前三,业务版图从投行、财富管理到不良资产处置一网打尽。这不是“1+1+1=3”,而是国家层面的战略级资源重构,直击中国打造世界级投资银行的核心诉求。政策也在同步“加速”:从金会定调到新“国九条”,都在强调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头部券商。换句话说——“中国版高盛”,已经从愿景升级为任务。但话说回来,高盛的成功靠的是百年积累的风控体系、跨境能力、产品创新,不是靠规模简单堆砌。中金国际化强,但东兴、信达擅长地方债与AMC处置,三家能否磨合顺畅?协同效应能否落地?这才是真正的硬仗。尽管如此,中国经济韧性强、资本市场空间大、制度型开放持续推进,给了券商巨头前所未有的发展舞台。可以乐观地说:中国会有自己的“高盛”,但一定是中国路径、中国风格、中国逻辑。好戏,才刚开场。(唐加文,笔名金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重点:万亿级航母不是梦,而是任务。整合是手段,全球化才是终局。中国式高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