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以往在地铁施工工地常听到的短轨拼接声,如今在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北段工地已悄然变了节奏。11月20日,随着马料地站至农业大学站左线最后一对钢轨接头完成无缝焊接,这条串联起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等核心区域的地铁线路,提前实现全线“长轨通”,距离2026年12月竣工验收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可能有朋友会问,“长轨通”到底意味着什么?简单说,就是把之前分段铺设的短钢轨,通过专业焊接连成一条完整的长轨,这不仅能让未来地铁运行更平稳、噪音更小,更关键的是,它标志着线路正式具备跑车调试条件,接下来机电设备安装、车辆调试等环节就能全面铺开——换句话说,咱们离坐上2号线北段的日子,真的不远了!
回溯这条线路的建设历程,每一步都藏着“乌鲁木齐速度”与“民生温度”。早在2016年,2号线建设就正式启动,线路南起延安路站、北至华山街站,全长19.35公里,分南北两段推进。其中北段全长13.9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10座车站,光铺轨总长度就达到32.57公里,还得安装21.57公里的疏散平台、铺设13组道岔,工程量相当庞大。

更让人期待的是站点布局——北段不仅有南门站这个“黄金换乘点”,未来市民在这里能直接换乘1号线,还覆盖了乌鲁木齐站、农业大学、碾子沟等多个客流密集区。家住天山区、在经开区(头屯河区)上班的李女士算了笔账:“现在开车走河滩快速路,早晚高峰最少得40分钟,要是遇上堵车,1个小时都打不住。等2号线北段开通,从南门站坐地铁到乌鲁木齐站,再转公交到单位,估计20多分钟就能到,再也不用怕堵车迟到了!”
除了通勤族,这条线路还藏着不少“隐藏福利”。比如经常去高铁片区出差的商务人士,以后从高新区(新市区)出发,不用再纠结“要不要提前1小时出门赶高铁”;家住沙依巴克区、孩子在农业大学上学的家长,也能放心让孩子坐地铁返校,安全又省时。而且随着线路建设推进,之前因施工临时占道的路面也会逐步恢复,届时地面交通压力也能大大缓解,不管是开车还是骑车,出行体验都会变好。
值得一提的是,北段建设过程中还解决了不少“硬骨头”。比如2021年农业大学站至马料地站区间隧道实现双线盾构贯通,2023年底北段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今年10月底提前实现“短轨通”,如今又提前完成“长轨通”——每一个节点的提前,都离不开建设者的日夜奋战,也离不开各方对资金、技术的统筹协调。据新疆乌京铁建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北段12列运营地铁列车已在生产,机电、供电、站台门等设备也已进场,所有环节都在按计划稳步推进。
对于乌鲁木齐人来说,2号线北段绝不是一条简单的交通线路。它开通后,将串联起天山区、沙依巴克区、经开区(头屯河区)、高新区(新市区)与高铁片区,相当于在城市北部织就一张“快速交通网”。以后不管是上班通勤、上学放学,还是去高铁换乘、商圈购物,都多了一个“不堵车、不赶时间”的选择。
现在距离2026年12月还有一年多时间,你最期待2号线北段哪个站点开通?家住附近的朋友,不妨说说这条线路会给你家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