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美国人真笨”的质问,竟撕开了民国“第一夫人”伪善面具下的冷血。
1897年生于上海宋氏家族的宋美龄,父亲宋嘉树是近代著名实业家、传教士,背靠宋氏三姐妹“大姐爱财、二姐爱国、三妹爱权”的权势网络。
她20岁从美国威尔斯利学院毕业,30岁嫁与蒋介石后一跃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的关键人物,却在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对着美国名媛说出了让全世界华人脊背发凉的核武言论。
1996年,美国名媛富留尔考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交友并据为己有》的回忆录,书中一段关于台湾之行的文字,把早已沉寂的宋美龄再次拽回公众视野。
当时距离国民党退守台湾已过去近十年,富留尔考尔斯以私人身份赴台拜会这位“蒋夫人”,没想到刚落座,就被宋美龄的一番话惊得说不出话。
那时候,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小男孩”“胖子”原子弹还没过去二十年,广岛街头的废墟、长崎市民的惨状仍在全球媒体上流传,宋美龄不可能不知道原子弹的杀伤力。
可她坐在台北士林官邸的沙发上,一边抱怨美国政府对“蒋政府”支持不力,一边突然提高声调,用带着美式英语口音的中文质问富留尔考尔斯:“YouAmericansarefools.YouhavetheAtomBomb.Whydon’tyouthrowitonChina?”(你们美国人真是笨蛋,你们有原子弹,为什么不丢到中国大陆?)
这话一出,在场的随从都下意识低头,富留尔考尔斯在回忆录里写:“她的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就像在讨论明天该吃什么早餐。”
可事情曝光后,不少亲宋人士却跳出来洗白,说这是“蒋政府丢了大陆后的过激言论”,还夸宋美龄“博爱勇敢、热爱真理”。
可“过激言论”会被反复提起吗?1958年,宋美龄窜访美国时接受西方电视采访,记者问:“如果美国用原子武器轰炸中国,中国人民会有什么反应?”
她几乎没停顿就回答:“将再欢迎美军之动用原子武器。”这话传到华人社区,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侨气得砸了她的画像,纽约华人报社直接写:“这位‘中国第一夫人’,眼里根本没有中国人民。”
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想借美国原子弹对付大陆的,不只是宋美龄一个人。
1963年9月,蒋经国以“蒋氏继承人”的身份窜访美国,他没去参观纽约的摩天大楼,也没去看华盛顿的纪念碑,反而一头扎进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总部,还特意约见了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的彭岱。
在CIA台北站站长克莱恩、候补站长尼尔逊面前,蒋经国掏出一张写满字的纸,把自己琢磨的“攻击大陆核武设施计划”和盘托出。
哪几个设施需要优先打击,美军该从哪个方向起飞,甚至连事后如何“安抚”台湾民众的话术,他都帮美国人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从头到尾,他没提过一个字:一旦核武设施被炸毁,放射性物质会飘向哪里?大陆的老百姓会不会遭殃?那些生活在核设施周边的同胞,该怎么活下去?
幸好当时古巴猪湾事件刚过去一年,肯尼迪总统还没从“武装干预他国”的阴影里走出来,蒋经国的计划才没能落地。
可这次失败没让蒋家人收敛。宋美龄反而更坚定了“用原子弹解决问题”的想法,她觉得是美国“不够狠”,才让“反攻大陆”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她眼里,只要能夺回权力,同胞的生命、祖国的土地,都可以成为筹码。
1965年9月20日,宋美龄又一次窜访美国,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腊斯克为她准备了接风晚宴。腊斯克可不是软柿子。
1949年他就担任美国副助理国务卿,参与撰写过《与中国关系白皮书》,朝鲜战争时喊过“美国就是联合国”,越战期间更是坚决反对求和,一直说“中国人才是美国安全的真正威胁”,妥妥的对华强硬派。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晚宴上听到宋美龄的建议时,也愣住了。宋美龄端着红酒杯,慢悠悠地说:“国务卿先生,美国应该用原子武器对中国大陆实施打击,这样才能彻底除掉这个‘心腹大患’,也能帮你们巩固在亚洲的地位。”
腊斯克手里的刀叉顿了一下,他知道不能直接拒绝,又没法认同这种疯狂的想法,只好找了个借口搪塞:“夫人,一旦美国动用核武器,中国大陆肯定会报复,我们美国只有一亿九千万人口,根本抵不过中国大陆的数亿人。”
这话明显是场面话,可宋美龄听完却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她心里清楚,腊斯克只是不想得罪她,却没真的把她的建议当回事。
后来腊斯克在回忆录里写:“这位蒋夫人的狠辣,超出了我的想象,她对自己国家的同胞,比我们这些外人还要冷漠。”
其实宋美龄的跋扈和冷血,早在上世纪初就有苗头。
1917年6月,20岁的宋美龄跟着哥哥宋子文从纽约回国,在轮船上遇见了一位荷兰裔法国建筑工程师,两人很快陷入热恋。可宋家人觉得工程师“门第不够”,间接反对这段感情,这段初恋最终无疾而终。
心情低落的宋美龄给闺蜜米尔斯写了封信,信里有句话后来被公开:“如果不能和喜欢的人结婚,我宁愿不嫁,除非是为了名声和金钱。”没想到多年后,她真的践行了这句话。
1927年,蒋介石为了拉拢宋氏家族背后的买办资本和美英列强,休掉发妻毛福梅、小妾姚冶诚,还把“挚爱”陈洁如骗到国外,宋美龄则如愿嫁给蒋介石,成了民国“第一夫人”。
婚后的宋美龄,奢靡得让人咋舌。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全国人民都在喊“抗日救国”,蒋介石却动用空军军费,给宋美龄在南京修了座行宫,只为让她“住得舒服”。
1932年,她担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借着筹措空军经费的名义,把一大笔钱存到香港银行吃利息;上海沦陷前,她不管前线战士缺衣少食,照样每天开着豪车买奢侈品,心情不好了就搭飞机去纽约住几个月。
最过分的是抗战期间,她奉命去美国寻求支援,竟动用美军驼峰航线的飞机,给自己运送贵重珠宝和皮大衣。
要知道,当时驼峰航线被称为“死亡航线”,很多美军飞行员冒着日军炮火运送战备物资,不少人连人带机坠入山谷。
《华盛顿邮报》当时就调侃:“中国人民在饿着肚子抗日,他们的‘第一夫人’却在万里之外收奢侈品包裹。”
更让人寒心的是她对生命的漠视。有次她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夫妇吃饭,罗斯福问她“如何处理煤矿工人罢工”,宋美龄慢悠悠地抬起右手,在脖子上划了个砍头的姿势。
罗斯福的妻子当场变了脸色,罗斯福后来在日记里写:“她嘴里说着基督教的博爱,手里做的却是杀戮的动作,这太可怕了。”
或许是冥冥中的安排,蒋介石当年为了娶宋美龄,骗陈洁如出国时,曾在佛祖面前发誓:“以五年为期,必恢复与陈洁如的夫妻关系,若食言,任凭佛祖惩罚我和南京政府,让我放逐国外,永不回归。”
没想到这句谎话,后来竟一语成谶——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蒋介石再也没能回到大陆,1975年在台北去世,至死都是“放逐之人”。
而宋美龄呢?上苍对她的惩罚,是让她彻底远离政治舞台。她晚年定居纽约,住在一栋普通的公寓里,再也没有当年“第一夫人”的风光。
2003年她去世时,《纽约时报》在报道里提了件事:1950年,杜鲁门总统公开批评国民党高层“全是贼”,说蒋介石、宋美龄等人贪污了美国援华的10亿美金,“宋家拿走了7.5亿,拿去做金融投机”。
台湾方面有人反驳,可更多人相信杜鲁门——毕竟抗战时宋子文就靠倒卖援华物资发国难财,1948年蒋经国在上海整顿金融,也因为宋美龄护着孔令侃(她的外甥)而失败,国民党彻底丢了大陆民心。
宋美龄的“原子弹质问”,从来不是什么“过激言论”,而是权贵阶层漠视同胞、追逐权力的真实写照。她踩着同胞的苦难往上爬,最终却被历史抛弃,成了孤家寡人。毕竟,再精致的妆容也遮不住冷血,再华丽的言辞也洗不掉污点——那些想把祖国当筹码的人,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想翻身都难。
资料来源
《交友并据为己有》,作者富留尔考尔斯,美国双日出版社(Doubleday)1996年出版
《纽约时报》2003年10月24日报道《SoongMay-ling,PowerfulWifeofChiangKai-shek,Diesat105》(宋美龄,蒋介石的权势妻子,享年105岁)
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杜鲁门总统关于国民党贪污援华资金的公开声明》,1950年1月5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