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阿三模仿中国搞“一带一路”,东施效颦,沦为全世界的笑柄…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
全球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
据测算光是倡议带动的基础设施投资,就超过了万亿美元。
其中有很多西方国家不满,毕竟这突破了他们的包围圈。
但有一个国家蹦跶,却让人很意外,那就是神奇的阿三国印度。
阿三这个国家的脑回路,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他对我们的一带一路,一直是严加抵制。
所有南亚周边国家都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唯独印度没有。
这本来是它自己不愿意加入,还被印度人诬陷说围着他周围一圈搞一带一路。
我们大中国没和他计较,可印度倒先急了,印度外长苏杰生是跳得最欢的一个。
在2023年10月26日的上合组织政府首脑理事会上。
这个苏杰生就跳出来大放厥词。
他叫嚣道:全球南方国家不应为不透明的举措而背负沉重债务。
好家伙,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吗?
他这话一出,简直让人笑掉大牙。
印度借了我们的钱?我们逼着印度借钱了?
都没有!
那印度急什么?
其实印度这么急着跳出来咬人,还是因为“一带一路”的推进成果,让印度慌了。
不得不说,印度是双标狗,嘴上说着永远不支持一带一路,但很快就被啪啪打脸。
在2023年的G20峰会上,莫迪曾高调宣布:将对标中国的“一带一路”,打造一个由印度发起的“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
这条经济走廊,被印度媒体称为现代版的“印度香料之路”!
要说这个项目,其实早在2013年就被印度抛出过。
当时中国刚提出“一带一路”,美国立刻在旁边递话,怂恿印度搞个对等项目,名字和路径都很宏大。
只不过那时候没人当真。毕竟印度连国内铁路都修不好,资金和技术一塌糊涂。
拖了整整十年,印度终于在2023年9月的G20峰会上,把IMEC搬上了舞台,还起了个噱头十足的名字,新香料之路。
莫迪说得笃定,这条路要重塑21世纪全球贸易格局,是未来几百年的基石。
这个阵势不能说不大。
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沙特、阿联酋、以色列……
一排国家,都在谅解备忘录上签了字。
但仔细看一下,这些国家,几乎没有明确出资的,多是口头支持。
就说沙特,作为“石油人民币”的带头大哥,跟我们的关系很铁。
结果到了印度那边,就光喊了一句:要投20亿美元,至今没有动静。
法国就更别提了,除了签字,更关心的是印度欠自己的那140亿美元啥时候还上。
以色列跟印度关系不错,在防务合作上,双方有深厚的友谊。
但以色列只建议印度多买自己的军火,压根没提掏钱的事。
阿联酋继续保持礼貌,对于印度要建经济走廊的想法,表示了赞赏。
但是赞赏完了,也没有掏钱的意思。
印度搞的这个“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看起来声势浩大,实际上就是个空架子。
这些国家,要么是口头支持,要么是只想着占便宜,没人愿意真正出钱出力。
莫迪团队还到处吹嘘IMEC有多好。
IMEC项目在纸面上,确实看起来很美好。
印度把IMEC吹得天花乱坠,说什么可以缩短40%的运输时间,还能降低30%的成本。
在路线设计上,印度还特意加入了现代元素,比如海底电缆、氢气管道和数据网络。
但纸面归纸面,现实归现实。
这条经济走廊的路线,得先从印度海运到中东,再转陆路铁路去欧洲。
这种多段接力方式,在物流领域可是大忌,意味着麻烦加倍、成本翻倍。
关键是,印度自己的基建能力根本撑不起这种全球级的拼图。
2014到2024这十年,印度每天铺新铁路平均只有1.32公里。
同期中国“一带一路”项目每天新增铁路干线达到10.3公里,这差距不是一两倍,而是一个时代。